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9 17:0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实力及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市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双重任务。因此,探讨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如何能促进就业,达到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理论的回顾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1978-2010年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采用相关系数矩阵、产业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描述了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从中发现: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迁过程基本满足配第——克拉克的研究成果。从相关矩阵分析结果来看,上海市第一产业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非常明显,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上升时,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产业就业弹性分析来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可作为以后发展的重点;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大于零,,该产业仍然存在着部分闲置劳动力,有待于向其他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为负且趋近均衡;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的频繁变动,表明第三产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在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份额的提升对于上海市整体就业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等破坏效应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最后将上海市就业问题置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力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者充分就业。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1.3;F24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雷;;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基于就业弹性方面的考察[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2 刘乃全,孙海鸣;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1期

3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4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5 王云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解决就业问题的选择[J];当代财经;2003年03期

6 赵建军;关于发展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理论争论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5年01期

7 肖灵机,徐文华,熊桂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及制度安排[J];当代财经;2005年06期

8 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07期

9 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10 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朝辉;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云娜;基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流动人口就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伍海亮;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4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04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