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评价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
【图文】:
图 4-2 2006 年-2011 年结构性综合指标走势图(2)功能性指标分析从功能性指标的成分矩阵表 4-30 中可以得知,FAC1 提取了三个指标,分别人均工业增加值、经济密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园区工业产值增长率,积解释占比 74%,主要解释了结构性指标的综合发展程度。FAC2 包括工业增值增长率、财税收入增长比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积解释占比 26%。表 4-30 功能性指标成份矩阵FAC1 FAC2VAR00001 -.960 .206VAR00002 .974 -.217VAR00003 .875 .274VAR00004 .755 .587
图 4-3 2006 年-2011 年功能性综合指标走势图(3)协调性指标分析从协调性指标的成分矩阵表 4-31 中可以得知,FAC1 提取了三个指标,分别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减幅、化学需氧量年减幅、社保覆盖,累积解释占比 71%,主要解释了结构性指标的综合发展程度。FAC2 包括上税金总额占财税收入比重,累积解释占比 29%。表 4-31 协调性指标成分矩阵FAC1 FAC2VAR00001 .978 .070VAR00002 .811 -.532VAR00003 .917 .163VAR00004 .991 -.033
图 4-4 2006 年-2011 年协调性综合指标走势图(4)评价整体结果分析通过前面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九华经开区的区结构性体系不完善,主要存在产业关联性不高、园区产业整体科技含量有所降、园区经济发展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其次,九华经开区的园区功能性体系为完善,主要体现在人均和单位面积产值持续增加,反映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断提高;再次,九华经开区的园区协调性体系较为完善,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评执行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减幅、化学需氧量年减幅、社保覆盖率等指标的高,反映了园区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程度较高;最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一个合性的发展目标,只有结构性、功能性、协调性等三个指标都能够协调发展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综上所述,九华经开区整体发展态势基本良好,尤其是在园区的功能性和协性方面发展态势较好,这反映了园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环保措施比较到位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符合“两型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南圣,吴峰;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04期
2 杨颖;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3 程玉鸿,阎小培,林耿;珠江三角洲工业园区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基于企业集群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4 孙志刚;;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党建研究;2011年02期
5 张栖铭;胡贝;陈赤平;;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湘潭园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徐伟,胡海平;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推动区域工业产业升级[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S2期
7 崔铁宁;;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成机理和推进机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3期
8 邓伟根;张艳;;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政府角色[J];经济论坛;2006年12期
9 王兆华 ,武春友;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2期
10 青岛科技大学《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李立;刘志亭;;青岛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习连;生态工业园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梦婧;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胡敏红;两型社会建设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田煜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蔡文念;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职能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5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9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