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IDA方法的悬索桥地震破坏机理分析中地震输入合理选择

发布时间:2017-10-22 05:04

  本文关键词:基于IDA方法的悬索桥地震破坏机理分析中地震输入合理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IDA 地震动记录选波 IM指标 离散性分析


【摘要】:以非线性时程分析为基础的IDA方法可作为展现以桥塔为主要目标的悬索桥地震破坏模式研究的有力工具。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是时程分析结果离散性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首先需为以IDA为工具的悬索桥地震破坏模式研究选择恰当的地震动记录以及IM指标。基于地震动记录选波研究现状,明确恰当的选波数量、选波方法及采用的工具和数据库。以悬索桥为对象,根据悬索桥桥塔高阶振动和非线性软化效应的地震响应特点,讨论谱匹配参数设置。以PGMD开放程序为工具,采用两级选波方法在PEER-NGA数据库中选出40条地震动记录,通过对比Sa(T1,5%)和PGA调幅下桥塔地震响应离散性,最终选定18条地震动记录以及PGA为合理的IM指标,并通过悬索桥IDA分析曲线验证选波的合理性。研究详细展示了如何利用现有开放强震数据库,以IDA为工具进行某一特定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时,选择合理地震动记录及IM指标的方法及过程,也可为悬索桥地震破坏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同济大学;
【关键词】IDA 地震动记录选波 IM指标 离散性分析
【基金】: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LDRCE-MB-02)
【分类号】:U448.25;U442.55
【正文快照】: 引言地震动记录输入的不确定性是时程分析结果离散性大的决定性因素。若输入地震动记录不同,计算得到的结构响应有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1-2]。因此,在非线性时程分析中需要合理选择地震动记录,使之有效、准确地评估结构的地震响应,既能充分体现结构的非线性,又能减小计算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大刚;于晓辉;王光远;;基于单地震动记录IDA方法的结构倒塌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2 卜一;吕西林;周颖;黄志华;;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高层混合结构的性能水准[J];结构工程师;2009年02期

3 周颖;吕西林;卜一;;增量动力分析法在高层混合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聂利英;张雷;李硕娇;;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纵向破坏模式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清;赵世春;;基于IDA的网壳结构动力失稳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黄诗贤;叶献国;;巨型框架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抗震性能评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吴轶;何铭基;杨春;张春梅;周云;;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带耗能腋撑钢筋混凝土转换结构抗震性能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4 陆新征;马玉虎;陈浩宇;周萌;叶列平;;7度区典型框架教学楼抗震加强措施效果对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5 何春凯;陈建华;滕军;;基于监测数据的高层混合结构层损伤评估[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4期

6 陆新征;施炜;张万开;叶列平;马玉虎;;三维地震动输入对IDA倒塌易损性分析的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6期

7 吕大刚;于晓辉;王光远;;单地震动记录随机增量动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8 王铁成;康健;李志萍;;空间框架抗连续倒塌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9 陆新征;张万开;柳国环;;基于推覆分析的RC框架地震倒塌易损性预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4期

10 吕西林;苏宁粉;周颖;;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军;何春凯;;高层结构震后损伤的小波包分析模糊评价方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吴巧云;朱宏平;樊剑;;近场地震作用下某框架结构的增量动力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3 朱瑞广;于晓辉;吕大刚;;基于地震动模拟的一致危险谱和条件均值谱生成及应用[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4 韩建平;陈继强;闫青;罗熠;;考虑谱形影响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进展[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5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yN;冯谦;黄滔;;从汶川地震典型桥梁震害谈桥梁抗震对策[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晓伟;倪晓博;沈星;叶爱君;;桥梁横向新型金属阻尼器及其应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8 李立峰;吴文朋;胡思聪;刘守苗;;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桥梁时变易损性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宋波;卞淑媛;杨德圣;黄盛楠;;基于广义刚度的大跨三塔斜拉桥构件重要性评价[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宋波;卞淑媛;杨德圣;;大跨三塔斜拉桥地震作用下易损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何春凯;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震后损伤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吴巧云;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文侠;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梁伟盛;腋撑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理论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左琼;基于冗余度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评估[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芦燕;大跨度拱型刚架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其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杜轲;强震下高层建筑反应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平台开发[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9 聂桂波;网壳结构基于损伤累积本构强震失效机理及抗震性能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陈波;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记录的选择和调整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刚;多层钢框架倒塌储备能力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3 齐春玲;大跨度悬臂桁架结构的强震失效机理及抗震性能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谢登科;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基于三维APA和IDA的抗震性能评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建华;基于监测数据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损伤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卞荣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增量动力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晓;巨型钢框撑—组合钢板剪力墙筒体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8 刘蒙;基于易损性的砌体结构抗震抗倒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郑巧玲;近场地震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张锡成;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概念设计思想及抗滑移倒塌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建平;吕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2 杨成;徐腾飞;李英民;杨溥;;应用弹塑性反应谱对IDA方法的改进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4期

3 周颖;吕西林;卢文胜;陈林之;黄志华;;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5期

4 张亚辉,李丽媛,陈艳,林家浩;大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彭成明;;增量动力分析中的恢复力模型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6期

6 曹炳政,罗奇峰,杨玉成,解文峰;需求能力系数法及其在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王浩;李爱群;郭彤;;超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综合最优控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马千里;叶列平;陆新征;缪志伟;;采用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方法对RC框架结构推覆分析侧力模式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2期

9 秦权,楼磊;非经典阻尼对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月;;地震持时对基于IDA方法结构优化结果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光辉;王建芝;李彦锋;;磁性可再生载体FeSBA-15-PGMA/咪唑(IDA)的制备及其固定化糖化酶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吴珊红;IDA来华展示“新加坡资讯通信”[N];国际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鲁媛媛;新加坡IDA:小国家里的大智慧[N];网络世界;2010年

3 刘刚;中国IDA路线草甘膦生产工艺进步显著[N];农资导报;2007年



本文编号:1076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76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