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黏度时变性的水泥浆液盾构壁后注浆扩散规律及管片压力模型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黏度时变性的水泥浆液盾构壁后注浆扩散规律及管片压力模型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盾构 水泥浆液 注浆 黏度 扩散规律 管片压力
【摘要】:对水泥浆液黏度时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证实了工程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泥浆液服从宾汉姆流体特性;不同水灰比浆液黏度均随注浆时间增大而大幅度增加。根据试验结果,考虑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黏度随时间的变化,对盾构壁后注浆水泥浆液的扩散规律及因注浆而造成的管片压力进行了推导及分析。计算表明:相同注浆时间条件下,水泥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对管片产生的压力值均随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考虑浆液黏度时变性后,扩散半径、注浆对管片压力值等均较不考虑浆液时变性时减小,且随注浆压力的增大,浆液黏度变化对管片压力值的影响更加明显。相同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扩散半径及对管片产生的压力值均随注浆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注浆前期增长速度较快,而后逐渐减缓。研究成果对于盾构壁后注浆工艺选择及参数设计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17226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ZR2011EEM004)
【分类号】:U455.43
【正文快照】: 1引言盾构法因其安全、高效、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目前已在隧道施工中广泛应用。由于盾构外壳外径比管片外径大,盾构施工过程中衬砌拼装后管片与土体之间会形成一个环形柱状间隙。为保证工程质量,需从管壁后向该空隙中注入水泥浆液,填充间隙,控制地层应力释放和地层变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丽娟;胡志平;张志军;;盾构管片纵向接缝位置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0期
2 王雄鹰;;水泥浆液粘度随时间变化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6期
3 杨秀竹,王星华,雷金山;宾汉体浆液扩散半径的研究及应用[J];水利学报;2004年06期
4 袁小会;韩月旺;钟小春;;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压力分布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阮文军;基于浆液粘度时变性的岩体裂隙注浆扩散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5期
6 阮文军;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7 叶飞;朱合华;何川;;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扩散模式及对管片的压力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5期
8 杨志全;侯克鹏;郭婷婷;马秋;;黏度时变性宾汉体浆液的柱-半球形渗透注浆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9 刘健;刘人太;张霄;李术才;;水泥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利民,申长雨,杨云珍;可控制纤维取向的长玻纤增强塑料管材挤出机头[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6期
2 康家u&;;电站储煤场自燃现象分析与储煤系统优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明义;李双洋;高志华;张淑娟;;青藏铁路抛石护坡和保温材料复合路基温度场特征非线性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2期
4 李国玉;李宁;康佳梅;;青藏铁路冻土区块石护坡路基热传递特性[J];冰川冻土;2007年02期
5 李靖波;赵爱国;杨玉贵;董元宏;;通风块石层非达西效应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6 孙锋;陈铁林;张顶立;张中检;李鹏飞;;基于宾汉体浆液的海底隧道劈裂注浆机理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梁磊;郭奋;;碳分纳米氢氧化铝悬浮液的流变行为与纳米粒子团聚[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夏德宏,周军,邬婕,赵禹民;卡森流体管流的减阻机理及减阻率计算[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来兴平;暴雨入渗对复合岩体塌陷区结构失稳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邓代强;高永涛;杨耀亮;吴顺川;;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全尾砂浆管道输送流变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宝华;熊伟;高树生;刘华勋;张静楠;;大尺度缝洞型油藏弹性开采特征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傅礼兵;姚约东;;基于指数式非达西渗流模型的解析解[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明云;施安峰;贾江涛;吴斌;王晓宏;;考虑轻油组分的SAGD过程热采稠油数值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建新;张烈辉;赵玉龙;刘启国;;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锋;王新海;刘洪;;井钻遇溶洞油藏试井解释方法[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华林;熊伟;高树生;;矩形五点井网稳定注采压力系统的建立[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道伦;杨景海;查文舒;;数值试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邵九姑;许友生;;Forchheimer型非达西渗流系统的数值模拟[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晓青;李嘉禄;陈祖胖;冯驰;;RTM充模可视化预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10 周晓君;郭庆斌;;牛顿流体在充满多孔介质圆管内的结构流特征[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云阶;水平井采油举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邹健;桩端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及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孙克国;注浆控制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机理和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杜朝伟;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俞路;絮凝酵母在悬浮床反应器流变与流动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罗良;非对称分叉网络及分形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荣伏梅;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REV尺度的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但汉成;饱和沥青路面动力耦合分析与路面非饱和排水设计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黄戡;裂隙岩体中隧道注浆加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炎昊;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的气体运移机理[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彦奇;超细水泥渗透特性微观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刚;基于ABAQUS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邢利铭;掘进巷道煤岩瓦斯流固耦合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义贤;考虑温度作用下煤层气—水两相流运移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金佳旭;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梁经纬;粘土固化浆液力学性能研究及在岩溶坝区防渗帷幕中的应用效果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段立平;土钉支护结构钉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范波;深部矿井构造探测与随机隙宽裂隙注浆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建,王景盛,陈家琅;Bingham流体偏心环空轴向结构流流量和压降的计算[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2 童立元,邱钰,杜广印,黄卫,刘松玉;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注浆充填法治理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3 伍振志;王剑军;;浅埋软弱围岩双连拱隧道合理复合衬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2期
4 朱建春,李乐,杜文库;北京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研究[J];建筑机械化;2004年11期
5 王玉钦;冀焕军;杨永利;;煤矿井下动水注浆堵水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2期
6 曹胜根,刘长友;高档工作面断层破碎带顶板注浆加固技术[J];煤炭学报;2004年05期
7 杨秀竹,王星华,雷金山;宾汉体浆液扩散半径的研究及应用[J];水利学报;2004年06期
8 邓宗伟;陈建平;冷伍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作用机理的计算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9 王晖,李大勇,夏广红;盾构机盾尾注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1期
10 胡志平,冯紫良,刘学山,陈枫;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风险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玉辉;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杨坪;砂卵(砾)石层模拟注浆试验及渗透注浆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杜军;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探测图像识别及沉降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作楷,杜建华;盾构过珠江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6期
2 崔国华;王国强;何恩光;张英爽;;盾构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矿山机械;2006年06期
3 马亮;;浅谈发泡剂在盾构施工中的使用[J];山东建材;2006年04期
4 王小忠;;盾构机在长距离硬岩中掘进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5 王振信;;盾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8年04期
6 孙延伟;刘杰;;盾构机掘进姿态精确控制技术[J];广东建材;2008年07期
7 周奇才;冯双昌;李君;何自强;;盾构施工前向地质探测技术及系统方案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8 王东猛;邓美龙;尹清锋;刘江民;刘华;;封闭式车站盾构调头始发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9年11期
9 李博;宋萌;郑必杰;;球体盾构浅议[J];科技风;2009年14期
10 王铁;漆世虎;孟俊;;盾构平移过站施工技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丁文其;;降低盾构隧道造价的技术途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登武;;[V洲岛工程盾构整机始发施工技术[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董淑棉;;热力盾构隧道内固定支架数值分析[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杜闯东;黎峰;薛景沛;;盾构到达端头遇断层水平加固与盾构机脱困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根;谭梦思;王林;;近河盾构隧道受力有限元数值分析[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白桂云;;半断面插刀盾构研究及应用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锐;;硬岩地层盾构机掘进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齐明山;徐正良;沈国红;宁佐利;;盾构施工引起的深层位移场分布规律研究[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吕瑞虎;王光辉;;盾构刀具磨损规律及减耐磨措施研究现状分析[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杨秀权;;复杂地质盾构隧道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对策[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胜利 乔世珊;盾构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N];中国水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常青 王伟;投身盾构事业 铸就地铁辉煌[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江陈、见习记者 叶磊;“桥式盾构”造就“华东第一顶”[N];江西日报;2006年
4 宋洋;铁军铸就盾构魂[N];石油管道报;2007年
5 杜一鸣 通讯员 赵文越;韶山一号正式盾构[N];沈阳日报;2007年
6 宋洋;管道四公司盾构“三箭”齐发稳步推进[N];石油管道报;2007年
7 记者 罗源源;盾构机使用创新 用“刀”的学问[N];首都建设报;2011年
8 记者 刘德联 张勇 刘新红 通讯员 杜振珂 张,
本文编号:1167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6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