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讲座第一讲——围岩
本文关键词: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讲座第一讲——围岩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 矿山法 围岩 稳定性 动态分类 软弱围岩 特殊围岩
【摘要】:阐述围岩的基本概念及其工程特性、围岩的分级及分类、围岩开挖后的动态、围岩的评价方法等。并对隧道开挖后周边围岩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曲面掌子面对确保掌子面稳定更为有利,但目前施工机械开挖曲面掌子面有一定困难,已有同行关注曲面掌子面,并进行施工试验;隧道开挖正朝着积极补强围岩的大断面开挖的方向发展。最后对设计、施工中应该关注的软弱围岩及特殊围岩的分类进行介绍。认为:大多数围岩是有自支护能力的;不良围岩是可以改造"为我所用"的;围岩荷载是可以控制的;不同的围岩其动态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隧道技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达到上述目的而发展的。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分类号】:U455.4
【正文快照】: 0引言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围岩,包括围岩的基本概念及其工程特性、围岩的分级及分类、围岩开挖后的动态、围岩的评价方法等,是隧道设计、施工的基础条件。隧道技术的发展,多数是围绕"围岩"展开的。因此,树立以"围岩为本"的基本理念,认识、掌握、利用和改造"围岩"是非常重要的。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积薪;低强度围岩中隧道最小开挖设计法的建议[J];隧道译丛;1994年01期
2 王夫亮;关于确定围岩松弛区半径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3 王明年;陈炜韬;张磊;童建军;;土质围岩开挖破坏模式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8期
4 张振刚,张鸿儒,张昀青,谭忠盛;层状围岩隧道施工爆破与锚固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2期
5 于丽;王明年;房敦敏;陈炜韬;;岩质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的数量化理论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2期
6 吴成三;隧道隧底及围岩保安防护措施[J];铁道工程学报;1992年04期
7 段荣丰;;老鸭岭隧道Ⅴ级围岩下台阶施工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0期
8 李丰果;韩亮;徐矫;;基于数值方法的超深竖井围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9 张琳;;隧道的围岩特性与初级支护结构分析[J];科技视界;2012年30期
10 沈慧敏;1950-1990年掘进机施工的工程数据库对相关岩石强度极限值的估计[J];世界隧道;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立军;;层状围岩隧道施工爆破数值模拟分析[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冷希乔;史宪明;姜群会;;层状围岩中隧道开挖变形特征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小光;;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年
4 张礼仁;张友良;谭飞;刘登学;;隧道不同级别围岩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张宗伟;;强挤压围岩隧道施工合理支护问题的探讨[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浩;陈寅奕;徐永福;张志泉;;收敛-约束法原理及其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兰;王树仁;;深部圆巷开挖围岩能量耗散特征数值模拟分析[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8 黄明利;伍志勇;徐飞;;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国卿;刘利军;;TBM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掘进参数的选择[A];水与水技术(第4辑)[C];2014年
10 刘夕才;何满潮;林韵梅;;软岩膨胀性对巷道围岩特性曲线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新矿集团 张万武;略谈井巷围岩的支护与稳定[N];新疆科技报(汉);2004年
2 安立广;隧通南北[N];中国交通报;2012年
3 燧文;大丽铁路北衙隧道胜利贯通[N];人民铁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丹;高地应力条件下交通隧道的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齐明山;大变形软岩流变性态及其在隧道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李鸿博;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孙辉;地下金属矿山六边形进路充填开采围岩稳定性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艺;破碎千枚岩隧道开挖方法及支护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敦敏;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岩质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唐卫华;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钻爆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文志武;围岩锚固机理及锚固参数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杨广安;隧道施工中围岩参数反演及载荷分配比例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玉培;新奥法隧道施工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华开成;麻崖子不同级别围岩隧道结构受力特性分析与安全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4年
7 罗定伦;隧道抗减震模型试验围岩相似材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明凯;复杂围岩隧道爆破减震技术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9 熊芳斌;厦门海底隧道爆破施工及对围岩影响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谢应坤;地下立交隧道交叉段稳定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1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1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