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多塔斜拉桥恒载索力优化方法
本文选题:桥梁工程 + 多塔斜拉桥 ; 参考:《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基于斜拉桥传统索力优化理论,提出3阶段优化算法。该算法以既定的合理成桥状态准则为目标,运用刚性支承连续梁法获得初始成桥状态,利用零位移法实现结构线形目标,以弯曲能量最小为目标,指定各种约束条件,利用ANSYS优化模块中的1阶优化方法实施索力优化,获得目标成桥状态,求解过程中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建立3~6塔主跨为1 400 m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计算程序,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微调索力,结构变形改变量较小,而结构内力变化显著;索力优化前后,塔、梁恒载弯矩明显减小,结构内力和变形均能满足既定目标;运用该算法进行3~6塔斜拉桥成桥状态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均能满足既定目标。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able force optimization theory of cable-stayed bridge, a three-stag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In this algorithm, the initial bridge state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rigid support continuous beam method, the structure linear target is realized by the zero displacement method, the minimum bending energy is taken as the objective, and all kinds of constraint conditions are specified.The first order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NSYS optimization module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cable force to obtain the state of the target bridge.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 nonlinearity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problem.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a main span of 1 400 m with a main span of 3 + 6 tower is established. The calculation program is compiled by using the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 (APDL), and the calculation example i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s small, but the change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is obvious, the moment of tower and beam is obviously reduced before and after cable force optimization, and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structure can meet the established goal.The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mpleted state of 3 + 6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and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can meet the established goal.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旭辉;杨贤康;朱伟;;钢桁梁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的实用算法[J];铁道学报;2014年06期
2 苏剑南;;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J];桥梁建设;2013年04期
3 刘益铭;刘大洋;刘山洪;;基于MATLAB联合ANSYS的斜拉桥恒载索力优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4 缪长青;王义春;黎少华;;矮塔混凝土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杨德灿;章芳芳;;考虑结合处弯矩限值的混合梁斜拉桥索力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6 张杨永;吴万忠;周云岗;;斜拉桥索力精确模拟的矩阵分析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张文献;刘旭光;李东炜;欧丹;;斜拉桥成桥及施工阶段的索力优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8 张杨永;孙斌;肖汝诚;;超千米级斜拉桥的恒载索力优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陈湛荣;刘琪;周水兴;;中小跨径斜拉桥索力优化的“二阶段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建民;肖汝诚;;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空间非线性恒载索力优化[J];计算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华;刘红钊;王子山;吴德强;王海军;;基于ANSYS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段索力控制[J];铁道建筑;2017年05期
2 周云岗;黄晋琛;;多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3 赖亚平;乔云强;殷殿国;;泸州沱江四桥主桥设计关键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17年01期
4 张万志;刘华;张峰;高磊;姚晨;刘冠之;;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6期
5 武振国;;独塔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的研究[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6 周云岗;;大跨径多塔斜拉桥恒载索力优化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7 于玲;刘晓雪;卢月;贾鹏飞;;三索面地锚式斜拉桥成桥索力确定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年06期
8 朱敏;刘荣桂;谢桂华;蔡东升;;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大跨度斜拉桥索力优化[J];世界桥梁;2016年03期
9 何旭辉;刘立亚;邹云峰;杨贤康;;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单悬臂施工方法研究[J];桥梁建设;2016年01期
10 袁鹏;李德建;李传习;罗超云;;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下的空间受力研究[J];桥梁建设;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钢主梁预拼装线形控制技术[J];桥梁建设;2011年03期
2 任志刚;刘为俊;杜小勇;徐鹏;卢哲安;;斜拉桥施工阶段二次调索计算方法[J];桥梁建设;2011年03期
3 王福春;梁力;李鑫;;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成桥索力确定的研究[J];桥梁建设;2011年01期
4 李宇;陈少峰;;峪道河矮塔斜拉桥拉索初张力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7期
5 郑力;葛光宗;唐春艳;;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杨兴;张敏;周水兴;;影响矩阵法在斜拉桥二次调索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李的平;戴公连;;三索面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分析[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8 张建民;肖汝诚;;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空间非线性恒载索力优化[J];计算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高荣雄;李孟然;彭少民;;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10 李岩;盛洪飞;孙航;黄新艺;;基于ANSYS的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成桥索力优化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刘晓东;论多塔斜拉桥的刚度[J];公路;2002年06期
2 喻梅;浅谈多塔斜拉桥[J];四川建筑;2003年03期
3 喻梅,李乔;结构布置对多塔斜拉桥力学行为的影响[J];桥梁建设;2004年02期
4 ;墩高245m的法国米约多塔斜拉桥[J];铁道建筑;2004年09期
5 金立新;郭慧乾;;多塔斜拉桥发展综述[J];公路;2010年07期
6 喻梅;李乔;廖海黎;;多塔斜拉桥的刚度配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7 张广山;祝江林;;多塔斜拉桥设计方案研究[J];建筑;2011年04期
8 曹珊珊;雷俊卿;李忠三;林道锦;王仁贵;;多塔斜拉桥刚度分析[J];世界桥梁;2012年01期
9 林道锦;李忠三;王仁贵;;多塔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J];公路;2013年07期
10 胡建华,廖建宏;多塔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J];中外公路;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明宪;;多塔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2 廖建宏;胡建华;;Ⅲ 结构分析和试验研究 岳阳洞庭湖大桥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房贞政;张超;陈永健;郑则群;许莉;;基于三台阵振动台的多塔斜拉桥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4 张显杰;杨江国;杨冬云;李会东;;新三条石桥桥型景观及结构设计[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冯源 袁云;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开工[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康行远 通讯员 高惠群;嘉绍大桥挑战两项世界纪录[N];嘉兴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陆龙 通讯员 李苏;攻克多个世界建桥难题 推动桥梁建设科技进步[N];绍兴日报;2013年
4 宋文健 严林征;罗霄山中起高塔[N];中国交通报;2013年
5 姚锋;李传习:提出大跨度桥梁结构计算新理论[N];中国交通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海涛 王缘 通讯员 李苏;嘉绍大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有力转身[N];中国交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才志;大跨度多塔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李忠三;基于静动力特性的多塔长跨斜拉桥结构体系刚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伟平;大跨度多塔斜拉桥主梁随机地震可靠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应卫超;大跨度多塔斜拉桥伸缩传力装置适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子涛;多塔斜拉桥拉索面内外振动理论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4 韩帅;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的多塔斜拉桥刚性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黄胜;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高墩多塔斜拉桥上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6 田静静;地震和台风作用下多塔斜拉桥横向结构体系综合控制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7 吴焱;多塔斜拉桥局部结构参数变化对斜拉桥主梁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6年
8 李鹏程;多塔斜拉桥刚度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喻梅;多塔斜拉桥结构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廖龙辉;大跨度多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8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3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