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界面的扩散行为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8 03: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目前,有关SOF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性现有阴极以提高其结构和化学稳定性,以及开发新型的中低温阴极材料和抗积碳抗硫毒化的阳极材料。(La0.8Sr0.2)0.95MnO3-δ(LSM)阴极材料具有高电子导电性、显著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备受青睐的传统SOFC阴极材料。为了改善LSM在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常将其与氧离子导体等电解质材料(YSZ)混合成LSM-YSZ复合阴极。而拥有着高离子导电率、低电子导电率、良好的机械强度等优点的YSZ陶瓷同样是应用广泛的传统电解质材料,与LSM阴极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和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因此两者常被搭配使用。然而,有研究表明对电池在工作温度下施加穿过界面的极化电流后,原本应该处于稳定状态的LSM-YSZ阴极/YSZ电解质界面,发生了元素扩散和界面形貌变化。此外,来源于电极的杂质元素在电解质晶界处富集,削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力,造成电池性能的快速衰减。...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SOFC概述
1.3 SOFC关键材料概况
1.4 电极元素扩散和界面形貌变化的研究进展
1.5 陶瓷材料的断裂机制和断裂形式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样品合成与制备
2.3 极化测试
2.4 样品性能测试
2.5 样品的表征和分析技术
3 电流作用下(La0.8Sr0.2)0.95MnO3-δ-YSZ/YSZ界面扩散研究
3.1 引言
3.2 物相和电池形貌以及热分析
3.3 LSM-YSZ阴极元素在YSZ电解质中的固相扩散行为分析
3.4 Mn在 YSZ电解质中的固相扩散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电流对(La0.8Sr0.2)0.95MnO3-δ-YSZ/YSZ半电池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电流对LSM-YSZ/YSZ界面形貌的影响
4.3 电流对YSZ电解质微观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电流作用下Mn的固相扩散对YSZ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断口形貌
5.3 断裂强度
5.4 维氏硬度
5.5 断裂韧性
5.6 断裂形式
5.7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44250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SOFC概述
1.3 SOFC关键材料概况
1.4 电极元素扩散和界面形貌变化的研究进展
1.5 陶瓷材料的断裂机制和断裂形式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样品合成与制备
2.3 极化测试
2.4 样品性能测试
2.5 样品的表征和分析技术
3 电流作用下(La0.8Sr0.2)0.95MnO3-δ-YSZ/YSZ界面扩散研究
3.1 引言
3.2 物相和电池形貌以及热分析
3.3 LSM-YSZ阴极元素在YSZ电解质中的固相扩散行为分析
3.4 Mn在 YSZ电解质中的固相扩散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电流对(La0.8Sr0.2)0.95MnO3-δ-YSZ/YSZ半电池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电流对LSM-YSZ/YSZ界面形貌的影响
4.3 电流对YSZ电解质微观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电流作用下Mn的固相扩散对YSZ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断口形貌
5.3 断裂强度
5.4 维氏硬度
5.5 断裂韧性
5.6 断裂形式
5.7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44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044250.html
上一篇:硫化镍/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