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郭杖子地区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发布时间:2020-07-18 01:17
【摘要】:承德郭杖子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北缘,受平坊—桑园断裂和南口—青龙断裂挟持,是华北陆块上一个具有潜力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然而,近年来该区矿产勘查工作进展缓慢,找矿效果不理想。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是一种成熟的找矿方法,特别是在寻找金矿方面效果良好。因此,本次工作以承德郭杖子地区为对象,运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同时结合地质资料,对该区金多金属矿产进行了预测,圈定了找矿靶区,为该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本文利用Map GIS软件对研究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处理,同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的地质-化探空间信息数据库。利用GeoExpl软件对Au、Cr、Co、Ni、Cu、Zn、Mo、Cd、Sb、W、Pb、Bi、As、Hg、Sn、Ag等16种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Au、Ag、Cd、Pb等元素富集系数和变异系数均较大,成矿前景较好,为测区主要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同时绘制了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图,分析了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展布规律,为区域成矿预测提供了地球化学证据。通过对研究区成矿规律等特征的归纳总结发现,区域金矿成矿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太古宇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和燕山期斑岩体。在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A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元素组合异常与金矿化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金矿的找矿标志,特别指出蚀变的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体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通过综合分析,划分了4个不同级别的异常区,并采用找矿意义分类~矿化类型分类~异常所属地质环境及找矿标志分析~与典型矿床类比的异常筛选程序进行了异常筛选,最终圈定出一个找矿靶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2;P632
【图文】:
Au、Cd、Pb、Ag 等元素的比值(CV1/CV2)较大(图4-1),说明上述元素有利形成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这也说明 Au、Cd、Pb、Ag 为测区的主要成矿元素或为成矿元素的伴生指示元素。综上所述,测区内通过测区元素平均值与区域和河北北部元素平均值对比和测区变异系数的分析可以得出本测区 Au、Cr、Mo、Ni 元素相对富集。 Au元素的富集可以从测区内的金矿产的丰富得到印证;Cr、Ni 元素则与测区内测区内铁矿关系密切;而钼的富集则是都山岩体边缘几个钼矿点的反应。
不同时代岩浆岩的元素平均值变化趋势图
4 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调整为如下四组:1)Au、Ag、Pb、Zn、Cd 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组合该组元素中 Au、Ag、Pb、Zn 是本区的主要成矿元素,Cd 常作为伴生现。Au 含量平均值在新太古代表壳岩(1.55×10-9)、新太古代变质深2.07×10-9)和中元古代地层(1.46×10-9)含量较高。Au、Ag、Pb、Zn素组合异常主要出现在下营房金矿附近。受测区地质构造背景影响,高值区自北西向南东有北东向的 3 个带,或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2;P632
【图文】:
Au、Cd、Pb、Ag 等元素的比值(CV1/CV2)较大(图4-1),说明上述元素有利形成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这也说明 Au、Cd、Pb、Ag 为测区的主要成矿元素或为成矿元素的伴生指示元素。综上所述,测区内通过测区元素平均值与区域和河北北部元素平均值对比和测区变异系数的分析可以得出本测区 Au、Cr、Mo、Ni 元素相对富集。 Au元素的富集可以从测区内的金矿产的丰富得到印证;Cr、Ni 元素则与测区内测区内铁矿关系密切;而钼的富集则是都山岩体边缘几个钼矿点的反应。
不同时代岩浆岩的元素平均值变化趋势图
4 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调整为如下四组:1)Au、Ag、Pb、Zn、Cd 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组合该组元素中 Au、Ag、Pb、Zn 是本区的主要成矿元素,Cd 常作为伴生现。Au 含量平均值在新太古代表壳岩(1.55×10-9)、新太古代变质深2.07×10-9)和中元古代地层(1.46×10-9)含量较高。Au、Ag、Pb、Zn素组合异常主要出现在下营房金矿附近。受测区地质构造背景影响,高值区自北西向南东有北东向的 3 个带,或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树起;马生明;刘崇民;;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2 张鹏;吴攀登;滕霏;彭志军;;青海省同德县克日日岗一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J];西部探矿工程;2018年04期
3 张锡濂;;第15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会议[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0年10期
4 王震生;鄢新华;;江西省水系沉积物区域地球化学特征[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10期
5 孙景信,王玉琦,朱惠民;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土壤元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J];中国稀土学报;1993年01期
6 郑玉生;杨庆华;司法祯;;河南朱阳关—湍源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在找矿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5期
7 朱立新,周国华;勘查地球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4年04期
8 王
本文编号:2760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