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滑模变结构三自由度直升飞机控制器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2 18:07

  本文关键词:基于滑模变结构三自由度直升飞机控制器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三自由度 滑模变结构 极点配置 切换控制


【摘要】:现代化社会的突飞猛进,新的工业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直升飞机作为现代军工业和民用业基本工业的设备备受人们的青睐,人们从实际用途出发对现代直升飞机提出了更高的控制要求,又由于近年来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的发展,学者们将现代控制方法应用在直升飞机的控制上来提高控制的性能,本文以固高三自由度直升飞机设备为实验平台,结合滑模变结构理论极点配置及切换控制实现了对飞机规定路径的飞行。完成的预期的实验目标。 3-DOF实验被控对象具备了控制领域几类有代表性控制问题:高阶、非线性、强耦合。首先对于实验平台高阶以及强耦合的特点,进行了输入解耦,将七阶实验设备解耦成一个三阶的子系统和一个四阶的子系统。因为两个子系统间没有耦合,所以分别进行设计,由于实验目标是实现飞机俯仰轴方向飞行和横侧轴方向定角度悬停,所以俯仰轴的控制目标是在可控制时间内完成位置的转换,并且需要从初始位置到达目标的位置后子系统二能稳定在这个位置,由于对时间的控制要求,所以选择了全局快速终端滑模理论,这套控制算法很好的解决了系统运行时间可控的要求,但是由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本身带来的系统的抖振特点,无法完成对旋转运动的初始化,所以再运用极点配置原理稳态特性好的特点,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了启动运行的快速性、时间的可控性和稳态的平稳性的各种控制目标的完美的结合。 对于子系统一旋转轴和横侧轴有着较强的耦合不好解耦,这样对于一个四阶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所以采用反演滑模控制算法,这套控制算法的特性在于每一阶次的系统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反推到四阶系统稳定。反演控制算法个特点正好适合的本文旋转方向的控制要求,同时实验结果说明反演控制算法完成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三自由度 滑模变结构 极点配置 切换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7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直升飞机国内发展趋势11-12
  • 1.3 直升飞机常用控制算法研究12-13
  • 1.4 滑模变结构算法发展历史13-16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16-17
  • 第2章 三自由直升飞机系统结构分析17-24
  • 2.1 三自由度直升飞机模型18
  • 2.2 三自由度直升飞机系统建模18-22
  • 2.2.1 俯仰轴模型建立18-20
  • 2.2.2 横侧轴模型建立20-21
  • 2.2.3 旋转轴模型建立21-22
  • 2.3 稳定性分析22-23
  • 2.3.1 系统能控性分析22-23
  • 2.3.2 系统能观性分析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24-33
  • 3.1 变结构控制的定义24-25
  • 3.2 滑动模态的基本概念25-26
  • 3.3 滑模控制的基本性质及原理26-31
  • 3.3.1 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26-28
  • 3.3.2 滑动模态的稳定性28-31
  • 3.4 本章小结31-33
  • 第4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33-56
  • 4.1 系统分解33-35
  • 4.2 全局快速 Terminal 滑模变结构俯仰轴控制器设计35-43
  • 4.2.1 Terminal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35-37
  • 4.2.2 全局快速控制器设计37-38
  • 4.2.3 全局快速滑模到达时间及稳定性分析38-39
  • 4.2.4 稳定性分析39
  • 4.2.5 位置控制器设计39-40
  • 4.2.6 实验仿真40-43
  • 4.3 全局快速 Terminal 滑模控制器改进43-46
  • 4.3.1 准滑动模态滑模控制43
  • 4.3.2 全局快速 Terminal 滑模控制器改进43-46
  • 4.4 极点配置46-49
  • 4.5 横侧轴反演滑模控制器设计49-55
  • 4.5.1 反演滑模控制器设计步骤49-52
  • 4.5.2 实验仿真52-53
  • 4.5.3 理论分析53-55
  • 4.6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明;吴庆宪;姜长生;程路;;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在近空间飞行器控制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2 黑文静;安刚;林皓;高飞;;输入-输出非线性反馈线性化方法在硬式空中加油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8年03期

3 蒲明;吴庆宪;姜长生;程路;;新型快速Terminal滑模及其在近空间飞行器上的应用[J];航空学报;2011年07期

4 刘金琨;孙富春;;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算法研究与进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5 刘满,井元伟,张嗣瀛;区域极点配置问题的研究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5年03期

6 高道祥;孙增圻;杜天容;;高超声速飞行器基于Back-stepping的离散控制器设计[J];控制与决策;2009年03期

7 张巍巍;王京;;基于指数趋近律的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2年06期

8 王传江;苏学成;樊炳辉;孙秀娟;;PJR-X小型喷浆机器人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J];煤炭学报;2007年05期

9 韩钊;宗群;田柏苓;吉月辉;;基于Terminal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3年02期

10 李勇;樊丁;;航空发动机变结构全局快速Terminal滑动模态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传忠;非线性机器人的智能反演滑模控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0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80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