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 2 /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协同稳定的pH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
发布时间:2025-05-08 01:19
用纳米SiO2颗粒与微量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作复合乳化剂,以正癸烷为油相,制备了pH响应性O/W型Pickering乳状液.室温下该乳状液在pH≤4.0时稳定,在pH≥6.0时不稳定,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水相的pH值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多次循环.在酸性水介质中,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呈阳离子状态,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带负电荷的SiO2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使其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而在中性和碱性水介质中,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呈两性或阴离子状态,不能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因而导致乳状液破乳.相关作用机理通过吸附量、Zeta电位及接触角等实验数据得以论证.该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在乳液聚合、油品输送以及燃料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乳状液的制备与表征
1.3 乳状液的乳化/破乳循环
1.4 颗粒的Zeta电位测定
1.5 表面张力的测定
1.6 表面活性剂在颗粒/水界面的吸附量的测定
1.7 水/油/石英载玻片三相接触角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中性水溶液中Pickering乳状液的形成
2.2 酸性水溶液中Pickering乳状液的形成
2.3 Pickering乳状液的p H响应性
2.4 机理分析
4 结论
本文编号:4044098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乳状液的制备与表征
1.3 乳状液的乳化/破乳循环
1.4 颗粒的Zeta电位测定
1.5 表面张力的测定
1.6 表面活性剂在颗粒/水界面的吸附量的测定
1.7 水/油/石英载玻片三相接触角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中性水溶液中Pickering乳状液的形成
2.2 酸性水溶液中Pickering乳状液的形成
2.3 Pickering乳状液的p H响应性
2.4 机理分析
4 结论
本文编号:4044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404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