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2507双相不锈钢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26 11:21
SAF2507双相不锈钢因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核电领域。喷丸是金属表面形变强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优化表层组织结构和引入残余压应力场,喷丸可以显著提高材料表面力学性能,因此在工程生产中喷丸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为提高SAF2507双相不锈钢的表面综合性能,本文对其进行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同时对喷丸形变层残余应力场、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传统喷丸后材料表层形成了较高水平的残余压应力。喷丸残余压应力沿深度方向先增加再减小,最后在内部变为拉应力。喷丸强度为0.60 mmA时,奥氏体和铁素体残余压应力最大值位于次表层,分别为-932和-790 MPa。喷丸强度提高,残余压应力值及深度相应提高。相同喷丸条件下,奥氏体残余压应力值要显著高于铁素体,但铁素体压应力层深度要稍大于奥氏体。复合喷丸可以提高材料浅表面残余压应力值,但对压应力层深度影响不大。经0.50+0.20+0.10 mmA强度复合喷丸后,奥氏体和铁素体喷丸表面残余压应力分别达到-1070和-910 MPa。同等喷丸强度下,预应力喷丸能大幅地提高加载方向上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和残余压应...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8384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Ni-68%Fe伪二元相图[2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4页图可知,温度在1400°C以上时,双相不锈钢基本为铁素体单相组织。温度降低后,奥氏体会优先在铁素体晶界处形核,并在铁素体相内沿着特定方向择优生长,最终形成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在1200~1000°C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处于....
图1-1不锈钢的Schaeffler相图[2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4页图可知,温度在1400°C以上时,双相不锈钢基本为铁素体单相组织。温度降低后,奥氏体会优先在铁素体晶界处形核,并在铁素体相内沿着特定方向择优生长,最终形成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在1200~1000°C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处于....
图1-3双相不锈钢中可能出现的析出相[2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5页C),铁素体会通过调幅分解形成′相,使双相不锈钢表现出脆性,类似于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26,27];对于含有Cu元素的双相不锈钢,在低于300C时铁素体内还会析出相等。表1-3列出了双相不锈钢中常见析出相化学式、晶体结构、晶格常数以及....
图1-4喷丸强化示意图[48]
丸学术会议。1.3.2喷丸强化工艺喷丸设备、弹丸介质和喷丸工艺参数是喷丸强化的三要素,通过三者的合理搭配能够达到最佳的强化效果。喷丸设备主要是指喷丸机,目前常用喷丸机的驱弹方式主要有气动式和叶轮离心式两类。弹丸介质是动能传递的媒介,一般分为铸钢丸、钢丝切丸、不锈钢丸、玻璃丸和陶瓷....
本文编号:4058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4058384.html
上一篇:离子束抛光确定性修形技术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