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水下盾构隧道纵向上浮理论解及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07 10:02

  本文选题:盾构 切入点:纵向上浮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考虑静动态上浮力、浆液时变性和上覆土体反向压缩性因素,基于弹性地基梁的弯曲微分方程、有限元理论和变形、转角、剪力以及弯矩协调方程和边界条件,获得了水下盾构隧道纵向上浮的理论解,并运用于"河北第一盾"曹妃甸工业区综合管廊工程。工程算例表明,理论解与数值解最大误差在2.5%以内,与正常掘进段监测值吻合度较高,可用于分析水下盾构隧道纵向上浮。另外,所得理论解摒弃了数值计算模型建立和细化单元的繁琐过程,易被设计、施工人员接受和应用,同时也为完善相关设计规范提供一定参考。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static and dynamic buoyancy, time variation of slurry and reverse compressibility of overlying soil, based on the bend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finite element theory and deformation, rotation angle, shear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coordination equ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 of longitudinal floating of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 is obtained and applied to the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project of Caofeidian Industrial Zone, the first shield of Hebei Province.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shows that the maximum error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 and the numerical solution is less than 2.5%. It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vertical floating of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 In addition,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 abandoned the complicated process of numerical model establishment and refinement, and was easy to be designed, accepted and applied by the constructor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relevant design specific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78277)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E201221001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No.QN2014161,No.QN2014194)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盛海;地下建筑结构中弹性地基直梁的初参数法[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王国体;施晋;;抛物线荷载下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的计算[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3 唐孟雄;陈如桂;陈伟;;广州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管片受力监测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4 王爱勤;;弹性半空间地基上梁的静力弯曲解析解[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朱令;丁文其;杨波;;壁后注浆引起盾构隧道上浮对结构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6 李顺群;郑刚;;复杂条件下Winkler地基梁的解析解[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7 叶飞;朱合华;何川;;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扩散模式及对管片的压力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5期

8 冯小娟;黄义;吴炳军;曹书文;;基于文克勒模型的饱和土中单桩对瑞利波动力响应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9 田敬学 ,张庆贺;盾构法隧道的纵向刚度计算方法[J];中国市政工程;2001年03期

10 叶飞;朱合华;丁文其;;基于弹性地基梁的盾构隧道纵向上浮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松;王国体;;抛物线荷载下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的反力计算[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方勇;何川;;南京越江盾构隧道纵向抗弯能力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张志伟;贾艳敏;赵艳娟;;广州地铁隧道盾构法掘进施工工艺[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6期

4 赵永正;何平;梁英俊;赵杰;;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新装环管片受力的影响[J];都市快轨交通;2011年06期

5 魏纲;魏新江;洪杰;;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机理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6 杨学祥;;均布荷载下一端固定的文克尔地基梁的基底压力特性及其工程意义[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7 王小龙;姚安林;;埋地钢管局部悬空的挠度和内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08期

8 李顺群;郑刚;王英红;;预留土对非饱和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2年05期

9 杨春山;吴增伟;张雅宁;;盾构施工盾尾注浆硬化过程数值分析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徐凌;黄宏伟;罗富荣;;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纵向沉降研究进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凌;黄宏伟;臧小龙;;盾构隧道环缝接头变形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志强;朱敏;何川;;盾构隧道纵向刚度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富学;;多心圆拱隧道衬砌结构内力与变位的初参数解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4 魏新江;洪杰;魏纲;;双圆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扩散及环向压力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小春;盾构隧道管片土压力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黄正荣;基于壳—弹簧模型的盾构衬砌管片受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余占奎;软土盾构隧道纵向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张吉雄;矸石直接充填综采岩层移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李宇杰;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在盾构衬砌力学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杨茜;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及实时监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章敏;非饱和土中桩的动力响应与循环荷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王湛;软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结构沉降与变形机制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洪杰;双圆盾构隧道施工扰动及对周边构筑物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莉;CFG桩复合地基反力系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紫红;半空间地基梁的位移变分解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鹏;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钟润辉;海底取水隧道衬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胡斌;丁家山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管棚预支护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超;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在上部基坑开挖中的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顾良军;土工格室结构层工程性状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严佳梁;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性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米思兴;软土地区机场飞行区地下穿越工法适应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隋来才;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性状[D];浙江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永国,廖少明,刘国彬;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因素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2 何跃平;黄俊;朱合华;蔡永昌;丁文其;;高阶流形方法在地下结构杆梁计算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3 杨方勤;段创峰;吴华柒;袁勇;;上海长江隧道抗浮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4 张鸿儒,阎贵平,夏禾,王道堂;弹性地基梁单元的等效结点荷载[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5 刘红军;齐鑫;王秀海;郑建国;;预应力锚杆肋梁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6 胡昌斌,王奎华,谢康和;考虑桩土耦合作用时弹性支承桩纵向振动特性分析及应用[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7 王国体,赖焕枫,胡志专,黄淼,梅应华;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有限差分法及变形、反力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陈登伟,王国体,赖焕枫,梁长海;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Mindlin解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黄学军,马小汀;高水压下泥水盾构掘进技术[J];隧道建设;2004年06期

10 朱建春,李乐,杜文库;北京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研究[J];建筑机械化;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波;亮马河北路污水工程盾构施工管理[J];市政技术;2001年03期

2 颜建平,杨林德,朱合华,白云;盾构法运输系统的优化[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6期

3 宋克志,王梦恕;盾构的选型及国产化问题[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仁鹏;盾构选型[J];建筑机械;2004年09期

5 杨晓强 ,薛瑞麟;盾构机掘进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3期

6 李惠平;安怀文;夏明耀;;盾构运动特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润利;贺杰;;工程机械专利信息之盾构机篇[J];工程机械文摘;2006年02期

8 罗伟雄;;盾构过江施工的设备保障[J];隧道建设;2006年04期

9 薄志义;王坡;张楠;;盾构机轴线方位角解算原理研究[J];北京测绘;2006年03期

10 宋书显;;盾构大体积管片裂纹分析[J];隧道建设;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霞;赵文;王钊宇;于建军;;地铁盾构法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馈;孙谋;;重庆过江隧洞盾构法施工泥水处理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盾构法施工影响地面最大沉降的若干因素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桥本正;管茜檬;朱合华;马险峰;;大口径长距离盾构机风险评估事例[A];同济大学校庆论坛——“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论坛”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院士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沈建奇;金先龙;丁峻宏;李根国;王吉云;;盾构法施工三维并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暖堂;;城市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的测量技术[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孔思丽;王建国;T.Nogami;;都市高密集建筑环境中双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董伟东;;盾构机激光导向系统原理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申阳;开辟盾构数字化智能化新征程[N];科技日报;2014年

2 肖华;盾构“神器”助力新兴市场[N];中华建筑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陈克然;盾构市场“发烧” 科学施工不容忽视[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尤云;盾构企业追逐“英雄”时代[N];中华建筑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赵洪亮;盾构施工如何“创新 安全 突破”[N];中国水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付毅飞;国产盾构加速地铁建设[N];科技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润;黄昌富:勇往直前的“盾构机”[N];光明日报;2011年

8 成海忠;钟儒华;走在地铁施工前沿[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领先国内的盾构“地中对接 洞内解体”法[N];广东建设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谢建蒲 通讯员 杨延安;盾构直指长江北岸[N];中国交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国良;盾构模拟试验平台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马可栓;盾构施工引起地基移动与近邻建筑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贾勇;盾构施工地层变形实测与三维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4 徐前卫;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陈慧;基于无衍射光的盾构位姿测量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胡祥涛;土—盾构相互作用研究及推进载荷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雷明锋;侵蚀环境下盾构隧道结构性能全寿命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严长征;盾构隧道近距离共同作用机理及施工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渊;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周边建筑物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恒;下穿立交桥盾构隧道掘进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肖文辉;基于透明土的盾构隧道模型试验初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盛才;盾构法施工地表高速公路安全监测及稳定性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袁杰;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和土层形变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徐冬健;盾构隧道沉降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段苒;盾构施工穿越古城墙安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赵书银;大坡度小半径重叠盾构隧道修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殷加顺;盾构施工注浆对地层变形影响的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林;盾构施工地层形变及穿越桩群三维数值模拟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78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78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