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绿波协调控制的子区动态划分算法

发布时间:2018-06-16 12:25

  本文选题:子区动态划分 + 绿波协调控制 ; 参考:《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年08期


【摘要】:为了提高子区划分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绿波协调控制的二次划分子区的模型.首先,根据距离、流量和周期3原则,提出基于可协调度的粗划分指标对子区进行初次划分.然后,在最大绿波带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引进绿波带带宽达到率为细划分指标,对子区进行再次细划分,同时引入调整指数对子区进行在线调整,实现了子区划分及其信号配时参数优化的同步.最后,利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子区划分方案快速寻优,实现了绿波协调控制的子区实时动态划分.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案能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ubzone division, a model of quadratic subdivision based on green wave coordinated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distance, flow and period, a rough partition index based on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s proposed to divide the subregions for the first time.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maximum green wave zon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reen band bandwidth achievement rate as the fine division index, subareas are subdivided again, and the adjustment index is introduced to adjust the sub-areas onlin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subzone partition and signal timi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is realized. Finally, the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quickly optimize the sub-area partition scheme, and the real-time dynamic partition of green wave coordinated control is realized. The exampl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can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road network and has good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处理与自动化研究所;浙江省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8213,61075062) 钱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2R1005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3F030007)
【分类号】:U491.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同强;郑黎黎;常云涛;;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5期

2 刘灿齐;;基于冲突分析的四肢环形交叉口信号周期计算[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3 郭庚麒;曹成涛;徐建闽;;改进粒子群优化的关联交叉口协调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36期

4 王浩,彭国雄,杨晓光;基于车流到达波动分析的协调控制评价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5 刘灿齐;城市道路网络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优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6 梁新荣,刘智勇,徐建闽,毛宗源;高速公路多路段的模糊逻辑协调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7 李振龙;赵晓华;;基于Agent的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1期

8 陈智;张永忠;陈兆盟;;基于UTC-SCOOT系统的两相邻路口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0年Z2期

9 黄艳国;罗强;许伦辉;;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交通区域协调控制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2期

10 唐辉,刘小明,贺玉龙;动态交通流建模及协调控制与优化策略[J];控制与决策;200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万经;杨晓光;;公交被动优先信号相位差的敏感性分析[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钟章建;黄玮;马万经;姚佼;;面向协调控制的交通小区划分算法设计与实现[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云峰;胡华;杨晓光;;交叉口群协调控制相位差优化模型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谢军;马万经;;信号控制交叉口间的关联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龚国芳;胡国良;杨华勇;;盾构推进系统同步协调控制实验分析[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本令;汪志涛;管德永;;HiCon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及应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晓光;马万经;;先进的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葛剑;;快速路智能控制系统框架结构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天津)’200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潘文灏;张敏;莫启欣;马树坤;;南浦大桥交通监控系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10 杨晓光;袁长亮;林瑜;;TJATCMS——同济先进的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余峰邋通讯员 阎文辉;天津港将建智能交通系统[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记者 王志新 通讯员 黄进明 王晓妍 范翠红;“智能红绿灯”将覆盖三镇[N];长江日报;2007年

3 记者 黄磊 严运涛 通讯员 进明;武汉开建江南智能交通系统[N];湖北日报;2007年

4 李夏邋通讯员 律玫静 阎文辉;天津港巨资打造智能公路[N];天津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敏捷;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通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学文;城市快速路匝道优化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孔祥杰;城市路网交通流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臧利林;城市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凤;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宣宇;盾构机密封舱压力场建模及土压平衡控制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城市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宋现敏;交叉口协调控制相位差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院;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与路段协调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钟章建;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方法及实现[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轼介;干道群协调控制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余红红;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王立明;快速路匝道与衔接交叉口触发式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胡浩;饱和交通干线的信号协调控制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梁杰;车队行驶离散特性分析及其在协调控制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黄启乐;城市主干道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26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26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