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分岔角对地下道路火灾烟气蔓延影响模拟

发布时间:2018-07-25 12:56
【摘要】: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岔路夹角及火源功率对城市地下道路平面分岔隧道内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的分配特性及蔓延特性的影响。火源位于主隧道,距岔路口15m,设置火源功率为5、10、20、30MW。结果表明:20°~40°的分岔夹角变化范围内,岔路角度的改变对烟气沿火源上游主隧道的蔓延特性影响不大,但对火源下游主、支路隧道内的烟气蔓延有一定影响;岔路隧道的烟气质量流量分配比例随分岔夹角的增大逐渐减小,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支路隧道的烟气质量分配约占总产烟量的30%;火源功率对对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分配比例影响不大。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he angle of bifurcation road and the power of fire source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f flue gas mass flow in the horizontal bifurcation tunnel of urban underground road is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fire source is located in the main tunnel, 15m away from the fork junction, and the power of fire source is set to be 51010 / 20MW.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range of 20 掳to 40 掳bifurcation angle, the variation of bifurcation angl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f flue gas along the main tunnel upstream of the fire source, but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smoke spread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fire source and in the branch tunnel.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flue gas mass flow in the branch tunnel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gle of bifurcation, but the overall change is not large. The distribution of flue gas quality of branch tunnel accounts for about 30% of the total smoke production.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flue gas mass flow in branch tunnel has little effect.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1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2011)
【分类号】:U45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远藤正宏,胡振瀛;东京地下快速公路的设计[J];地下空间;1992年03期

2 钱七虎;建设特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解决中国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导报;2004年04期

3 李炎锋;李俊梅;刘闪闪;;城市交通隧道火灾工况特性及烟控技术分析[J];建筑科学;2012年11期

4 江晓东 ,崔凤安 ,吴文化;地下高速路:城市交通发展的新选择[J];综合运输;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浩栋;白光润;蒋海兵;;城市土地利用思想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郭东军,陈志龙,钱七虎;发展北京地下物流系统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黄欧龙;郭东军;陈志龙;;运用SLP方法布置地下物流系统配送中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俞明健;郭东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交通——上海CBD核心区地下井字形通道[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5 黄欧龙;王正;郭东军;;地下物流系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选择[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6 林冬;崔建强;;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7 陈志龙;张平;郭东军;王陈媛;;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8 裴琦;范益群;唐寿高;;地下环境物流超深垃圾转运节点关键技术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9 杨进;蔡晓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交通系统——重庆市解放碑CBD地下交通系统[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07期

10 陈志龙,郭东军;第五类运输和供应系统——北京建设地下物流系统的战略构想[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阳;方守恩;杨阿荣;;地下快速路车辆运行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梁浩栋;白光润;蒋海兵;;从城市土地利用角度探讨我国城市物流园区布局[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3 钱七虎;;建设特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解决中国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新思路[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梁波;洪开荣;梁庆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分类和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钱七虎;;建设特大城市地下高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解决中国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新思路[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少刚;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奎;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压力拱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林传年;分岔隧道围岩损伤与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尹晓琴;我国物流节点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理论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祝建军;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立春;重庆利用轨道交通开展城市配送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2 陈大为;世博会微观系统中关于人流和以人流为基础的物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超;北京市发展城市地下货物运输系统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于冠瑞;济南市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靳文宇;管道车在不同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运移的水力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琦琦;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大型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网络优化[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寅;引入轨道运输方法的城市配送系统及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琳;张旭;;超大断面水平隧道纵向通风临界风速CFD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谢宝超;徐志胜;;隧道纵向通风对火灾规模和火灾蔓延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朱秀莲;公路隧道火灾特性及其防治初探[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年03期

4 张娜,戴国平,郭光玲,马世杰;坡度隧道中烟气控制的CFD模拟研究[J];公路;2005年05期

5 吴德兴;李伟平;郑国平;;公路隧道火灾排烟临界风速模型试验与数值解析研究[J];公路;2011年08期

6 陈海峰;周德闯;王浩波;汪箭;;隧道坡度对临界风速影响的数值研究[J];火灾科学;2009年03期

7 茅靳丰;黄玉良;朱培根;姚亦君;李伟华;蒋国政;;火灾工况下城市隧道自然通风模型实验[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康晓龙;王伟;赵耀华;华高英;;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性能化防火设计探讨[J];建筑科学;2007年08期

9 华高英;王伟;赵耀华;李磊;肖婧;;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防火设计探讨[J];建筑科学;2008年08期

10 方正;袁建平;齐运才;张雷;;武汉长江隧道通风排烟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J];暖通空调;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华高英;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韵;;城市地下快速道路建设动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2 李素艳;杨东援;刘艺;;地下道路理论通行能力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3 李素艳;杨东援;赵娅丽;;地下道路出入口交通组织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4 韩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模型[J];铁道勘察;2010年05期

5 李素艳;杨东援;俞明健;;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长度设计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年12期

6 李素艳;杨东援;杨扬;刘艺;;城市地下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7 董刚;王海燕;;应力吸收层在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4期

8 徐正良;王炯;刘伟杰;崔勤;张中杰;;徐家汇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9 秦云;张天然;刘艺;;地下道路出入口设计的相关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10 王显璞;张毅;黄巍;;城市主干道改善方法探讨与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严海;耿雪;关宏志;;城市地下道路紧急事件监控系统规划[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刚;王海燕;;应力吸收层在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本文编号:2143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3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