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性能
[Abstract]:Cement stabilized slag gravel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by replacing some natural aggregates with domestic waste incinerator slag aggregates. Then the aging time and particle size of slag aggregat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and splitting test. The effects of curing ag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cement content on th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crushed stone were studi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ement stabilized slag gravel and cement stabilized gravel was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shing value of slag aggrega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ing time, and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gravel increases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aging time of slag aggregate.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aggregate (0~9.5mm) reached 4.0 MPA in 7 days, the larger the slag aggregate size, the lower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aggregate (0~9.5mm), the longer the life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gravel, the longer the life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gravel, the smaller the grain size of slag aggregate, the lower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slag aggregate for 7 days. The higher the cement content, the higher the curing temperature, the higher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plitting strength.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14;U416.2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四法;杨杨;王哲;;垃圾焚烧炉渣的土工特性[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何品晶,宋立群,章骅,石爱娟,张沛君;垃圾焚烧炉渣的性质及其利用前景[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杭;王华;吴桢芬;赵鹏;;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熔融特性的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2 刘晓红;张增强;张玉琦;黄廷林;;杨凌生活垃圾处置方法的可行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3 朱书景;;改性粉煤灰稳定化处理医疗焚烧飞灰的固定化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7年01期
4 李新明;乐金朝;马清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应用于路面基层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5 刘朴;邱畅;;绿色技术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3期
6 邱德斌;李勇;潘继征;张后虎;徐宪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3期
7 梁媚;李冬;戚月昆;黄婷;;垃圾焚烧炉渣填埋渗滤液成分分析——以深圳老虎坑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为例[J];广东化工;2014年01期
8 夏树林;李振山;焦安英;郭雪;;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耗能排污特征及节能减排潜力[J];地球与环境;2014年01期
9 石爱娟,何品晶,邵立明,李忻洁,章灿钢;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工程性质研究[J];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10 何品晶,曹群科,冯军会,夏越青;生活垃圾焚烧副产物产生源特征[J];环境工程;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章骅;何品晶;邵立明;吕凡;;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再生集料利用[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燕;水泥工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技术及重金属离子固化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奕明;电弧炉飞灰和垃圾焚烧灰及剩余活性污泥的部分资源化处理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铭;垃焚烧灰渣特及其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2 苏少林;杨凌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化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妮乐;CFB锅炉灰磨损特性研究及熔融炉数值模拟[D];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2006年
4 卢申卿;超临界水氧化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欣;气化熔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灰渣的熔融特性及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李文娟;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评价模型及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2年
7 吴亚娟;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水分分布特性及干燥过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黄翠环;CcO-SiO_2-MgO-FeO_x四元氧化物体系热力学性质的计数[D];东北大学;2010年
9 辛雪倩;CaO-SiO_2-Al_2O_3-FeO_x四元氧化物体系热力学性质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陈家坚;新型耐热炉排材质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文生;隋同波;姚燕;王宏霞;叶家元;;垃圾焚烧灰作为水泥混合材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6年02期
2 章骅,何品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2年01期
3 章骅,何品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及其性质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4 赵丽琴,何品晶,章骅;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酸消解方法的确定和优化[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5 岳鹏,施惠生,舒新玲;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胶凝活性的初步研究[J];水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新元;二灰碎石基层收缩裂缝的防治研究[J];中外公路;2005年04期
2 邓社军,巢云中;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3 宋少华;杨晓勇;许志鸿;孙兆辉;李淑明;孙洪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合理强度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04期
4 汪益敏;陈页开;张丽娟;;复合型土固化材料RBS的开发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05期
5 蔡振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设计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1期
6 庞京春;吴佑实;;二灰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J];山东建材;2006年06期
7 张信贵;欧鸥;易念平;吴恒;;液态稳定剂加固土的工程应用研究[J];工程勘察;2006年04期
8 沈正;黄晓明;;固化粉煤灰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9 郭瑞均;;水泥稳定碎石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尚可;;二灰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伟;丰雪峰;郭朋恩;;浅析固化剂稳定硼泥土的配合比对其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2 于志强;陈允进;苗中海;;深层水泥搅拌体强度及其质量评价[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志彬;刘松玉;经绯;曹德洪;;水泥土搅拌桩桩身质量的电阻率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陈忠平;谢学钦;;气泡混合轻质土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普特;高建恩;樊恒辉;;一种可望用于新农村建设的筑路材料[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6 吴普特;高建恩;樊恒辉;;一种可望用于新农村建设的筑路材料[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欧阳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混合料级配检验及EDTA滴定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志铎;郝建新;;粉土固化剂研制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平;张娟;;旧沥青路面水泥现场冷再生施工工艺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文强;颜鲁涛;段同军;;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方法[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苍山县交通局 李锋光;抗疏力材料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李璞琳 山西路桥二工程公司;石灰稳定土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N];科学导报;2009年
3 山西省公路局吕梁分局 吕梁宇星公路勘察设计院 刘琦兵;分析与研究振动法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N];山西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强;基于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耐久性半刚性基层性能及设计参数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程知言;浅表隧道工程多冷源冻结温度、应力、水分场耦合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付海峰;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建造方法及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林乐彬;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冻土地区路基病害防治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何岩;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煤灰土动、静力学参数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瑞s,
本文编号:2208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0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