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道路施工影响区交通逐层分流疏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7 10:25
【摘要】:根据施工区域外围节点OD交通量,采用容量约束分配法,计算施工占道后周边道路的交通量,参照交通影响程度划分的阈值,确定施工占道对周边道路交通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在施工交通影响区内,以现状交通量和道路条件为基础、路径的行程时间可靠性为约束,计算最小疏导交通量和道路剩余承载容量。从施工路段向外逐层扩大疏导范围,直到满足行程时间可靠性约束。最终将施工路段的交通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降低施工占道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D traffic volume of the peripheral node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the capacity constraint alloc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traffic volume of the surrounding road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road, and the degree and scope of the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road to the surrounding road traffic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hreshold value of the traffic impact degree.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traffic volume and the road condition, th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of the path is the constraint in the traffic impact area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minimum traffic volume and the remaining capacity of the road are calculated. The dredging scope shall be extend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section to the outside layer by layer until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ravel time is met. And finally, the traffic volume of the construction section is controlled to an acceptable rang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road on the traffic operation is reduced.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重庆市软科学重点项目(CSTC2011CX-RKXB0023)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晓健;王炜;陆建;;道路交通意外事件影响范围确定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石海漫;刘伟;;施工占道条件下的路权及流量分配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24期

3 张秀红;胡刚;傅惠;;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流分配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曹志远;郭忠印;张起森;查旭东;方圣林;;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下信息发布空间范围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2 赵康嘉;陈淑燕;;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事件交通流仿真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3 吴彪;宋成举;戴彤焱;白竹;;高速公路施工区合流冲突风险阈值界定及交通冲突量预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戢晓峰;李忠燕;成卫;赵明翠;;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4期

5 覃媛媛;李文勇;张永捷;王涛;;城市突发事件下交通影响范围方法比较[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年03期

6 张健;张鑫;李江;倪行达;高金贵;;典型汽车碰撞模型自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汽车工程;2012年10期

7 贺倩倩;马奎杰;任俊学;单飞;;局部拥堵条件下区域路网交通配流问题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建丹;商红标;;浅析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一般成因及应对措施[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丛浩哲;刘君;肖鹏飞;胡伟超;;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延误时间预测模型[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辉;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牛世峰;灾害条件下路网交通运行态势快速分析与评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燕;基于交通微循环的城市核心区路网系统优化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湘锋;基于灾害应急交通保障的关键路段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黄静娟;大型市政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兴春;突发事件下城市交通应急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晶晶;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传播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6 钱军;突发事件下城市交通疏散与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郑彩丽;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信息发布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朱鸿义;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9 周东阳;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影响范围分析及疏导控制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钱媛;南昌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泉;杨永勤;任福田;;交通工程中路权的分析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2期

2 王炜,曲大义,朱中;城市交通网络综合平衡交通分配模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王炜;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的改进及节点分配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4 潘鲁萍,陈锦昌;静态多路径分配法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J];工程图学学报;2003年03期

5 苏兵,徐寅峰;交通网络的抗堵塞能力分析与计算[J];系统工程;2005年06期

6 任刚,王炜;基于GIS的交通网络可视化编辑平台的开发[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7 郑为中,史其信,李德};应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对交通分流计划的比较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8 王燕;孙曲辉;;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7年08期

9 李景,彭国雄;由路段交通量推算OD出行量方法研究——基于多路径概率分配模型的迭代反推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10 周望亮;张锦;;静态多路径分配法在城际轨道客流分配预测中的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林;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施工区交通组织与应急预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兆升;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关键理论——综合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2 曾松,杨晓光;行程时间信息质量与接受水平关系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3 杨志宏,杨兆升,于德新,陈林;基于马尔可夫排队模型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4期

4 高作刚,朱健,黄承明,董德存;一种行程时间检测和预测的实现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4期

5 徐猛,史忠科;一类交通网络模型下路段行程时间的解析解[J];控制与决策;2004年09期

6 刘海旭,卜雷,蒲云;随机路网的行程时间可靠性[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7 林兴强,陈驰,陈景新,任爱珠;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车辆优化调度(英文)[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年05期

8 郭景峰,侯爽,王金慧;一种动态路段行程时间的预测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5期

9 徐猛;史忠科;;基于线性路段行程时间描述的交通输出流特性[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10 余艳春;邵春福;郭钰愫;熊志华;;基于实时数据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度模型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兆升;董升;李善梅;刘雪杰;朱伟权;;基于占有率数据的模式匹配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温慧敏;刘雪杰;高永;李先;;路网行程时间稳定性分布特征研究与实证分析[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宁;;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江周;张存保;许志达;严凤祥;;基于实时数据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和模型[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白世贞;丁旭;;动态行程时间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宇;裴玉龙;;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确定及其与BPR函数的比较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郭继孚;温慧敏;于雷;陈琨;高永;;基于出租车IC卡数据的北京路网可靠性评价[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龚珊;尹相勇;朱爱华;;基于浮动车的路段行程时间卡尔曼滤波预测算法[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里捷;林正;马云;熊桂喜;;BRT乘客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现[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保丽霞;金森元;顾应欣;;智能交通集成控制中的信息协同分析与处理[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永生 段国忠 史京利;畅通主动脉 美化旅游路[N];石家庄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军强;冰雪条件下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熊志华;道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3 陈琨;基于移动源数据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继伟;城市主次干路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孟小前;基于行程时间实时预测的露天矿调度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张玮;基于GPS浮动车的路径行程时间估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吕彪;随机路网配流及广义网络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郭淑霞;基于时变二源数据的城市公交调度协调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郭宏伟;城市路内停车影响的建模与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晓飞;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乙甲;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北京中心城路网运行状态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武勇;基于时间分布的公交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克;高速公路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高学英;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估计及融合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别一鸣;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建;城市交通网络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7 张廷;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杨先平;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葛兴;城市道路路段不同组织下的行程时间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黄国俊;基于行程时间预测的城市公交导航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9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79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