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服务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城市既是人类物资财富的聚集地,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聚集地,承载着我们的未来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居民对出行的便捷、快速、舒适等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公共交通仍采用扁平单一供给思路,导致供给远不能满足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转向私人小汽车交通方式,也因此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们追求美好城市生活的前进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在国内城市中的战略地位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但构建什么样的公交体系,以及如何实现公交主导的城市客运模式,存在诸多偏差。为探究我国城市交通的特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思路,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个工作:(1)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数十个城市交通结构特性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城市形态特点,以及人类发展一致性的诉求,探讨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认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高机动性、科技信息进步等要求条件下,公共交通将成为必然选择。(2)通过对浙江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调研,汇总当前供需矛盾,总结并评价了当前我国城市公交模式构建与发展思路。基于市场导向与需求导向的服务营销策略,提出差异化服务层次公交内涵与实施建议。构建多元化公交体系结构:基础服务为供给主体,高效服务为城市发展支撑力量,品质服务引导出行方式/出行理念的转变。以层次化公交线网支撑城市发展,缓解当前交通矛盾以及支撑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3)结合舟山市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出行行为特征与出行方式选择的关系。运用出行链的理论框架,探究出行行为的梯度特性,分析了时间梯度、空间梯度和价值梯度。(4)针对舟山市居民出行行为在时间、空间、价值上表现的梯度差异,结合舟山市公共交通发展条件,提出公交差异化服务体系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交通模式 出行梯度 公共交通 差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12-21
- 1.2.1 研究现状12-18
- 1.2.2 文献评述18-21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21-23
- 1.3.1 研究内容21-22
- 1.3.2 研究意义22-23
- 1.4 技术路线23-24
- 2 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24-40
- 2.1 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模式24-26
- 2.2 城市交通模式划分与比较分析26-33
- 2.2.1 划分方法与标准26-27
- 2.2.2 四种交通模式对比分析27-33
- 2.3 未来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33-40
- 2.3.1 社会发展对城市交通模式的要求33-38
- 2.3.2 公共交通——未来城市必然选择38-40
- 3 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模式构建40-59
- 3.1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模式发展思路40-43
- 3.1.1 公共交通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40-41
- 3.1.2 公共交通服务属性界定41-43
- 3.1.3.当前城市公交体系构建思路43
- 3.2 浙江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调研43-49
- 3.2.1 城市公共交通模式43-44
- 3.2.2 发展概况44-46
- 3.2.3 公交运营收效46-49
- 3.3 供需矛盾分析49-53
- 3.4 公共交通差异化服务体系构建53-58
- 3.4.1 公交发展的多元化趋势53-54
- 3.4.2 当前公交体系构建思路分析54-55
- 3.4.3 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模式构建55-58
- 3.5 差异服务体系实施建议58-59
- 4 调查设计及基于出行链的出行梯度分析59-85
- 4.1 调查问卷设计59-63
- 4.1.1 调查方法选择59-61
- 4.1.2 调查方案设计及具体实施61-63
- 4.2 出行链理论简介63-64
- 4.3 出行时间梯度64-68
- 4.3.1 出行时间65-66
- 4.3.2 出行时耗66-68
- 4.4 出行空间梯度68-71
- 4.4.1 活动空间分布68-70
- 4.4.2 活动场所转移链70-71
- 4.5 出行价值梯度71-78
- 4.5.1 社会出行价值71-74
- 4.5.2 出行价值判断表述74-78
- 4.6 聚类分析78-85
- 4.6.1 市场细分与划分标准78-80
- 4.6.2 聚类分析80-83
- 4.6.3 市场策略83-85
- 5 舟山市差异化公交体系实施建议85-91
- 5.1 城市概况85-86
- 5.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基础86-87
- 5.3 公交差异化服务体系构建思路87-89
- 5.4 实施建议89-91
- 6 结论与展望91-92
- 6.1 研究成果91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91-92
- 参考文献92-97
- 附录1 公交出行调查表97-99
- 附录2 弦图可视化代码99-102
- 个人简历102-103
- 参与的科研及工程项目103-104
- 致谢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召开[J];城市车辆;2001年05期
2 建袁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 六届三次理事会暨年会会议纪要[J];城市公共交通;2001年05期
3 高伯亮;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浅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1期
4 王秀宝;欧洲城市公共交通见闻[J];城市公用事业;2002年03期
5 蔡乾博;浅谈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J];汽车实用技术;2003年03期
6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J];建设科技;2004年06期
7 文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分会成立[J];城市车辆;2004年02期
8 文风;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城市车辆;2004年03期
9 黄荔;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建筑;2004年06期
10 ;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J];广西城镇建设;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培聪;;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2006年各地区城市公共交通情况[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3 冶伟峰;卢俊红;;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4 缪立新;程晓辉;;发展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策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世豪;;推进新世纪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王旭初;;依托科学管理 深化发展求生存[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薛礼文;;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袁建光;赵家琳;金正彪;;2020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研究[A];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邦柱;;认真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A];中国巴士快速交通行动大会会议资料[C];2005年
10 饶晟来;;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模式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芳;首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2 党德信;优先发展公交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首选之路[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李文和;浅谈如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4 秦力勇;五年内,让公共交通在城市“唱主角”[N];绵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斌峰;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工作[N];陕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臧耀红;发展城市公交 打造民心工程[N];菏泽日报;2010年
7 罗晖;聚焦城市公共交通[N];科技日报;2004年
8 记者 马立群;确保城市公共交通主导地位[N];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昌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N];巢湖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郎俊琴;为城市公共交通有法可依而高兴[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镜;基于博弈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定价及补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刘志刚;城市公共交通区域运营调度系统协同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姿信;城市公共交通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武双;山西运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陈昕;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李心岳;基于多中心理论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治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汪瑛;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马丽;翻译转移理论在城市公共交通汉译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汪美侠;城市公共交通类文本英汉翻译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柳浩;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覆盖度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9 陈林;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立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王天送;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服务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66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56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