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行车视频的出租车交通冲突识别及预测

发布时间:2017-08-05 14:42

  本文关键词:基于行车视频的出租车交通冲突识别及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行车视频 冲突识别 驾驶员行为 负二项分布模型 安全性评价


【摘要】:交通冲突技术做为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交通冲突的识别及预测对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基金课题,提出了基于行车视频的交通冲突识别技术,分析了交通冲突分布特性,并建立了出租车驾驶员的交通冲突预测模型,最终对驾驶员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本文采用在出租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的方式采集行车视频。在对已有冲突识别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观观测和交互验证相结合的交通冲突识别方法,并通过观测人员的培训和检验提高了识别结果的可靠度。通过冲突片段截取、冲突识别和交互验证,将采集的426小时的行车视频全部识别完毕,共识别出交通冲突7239次。为对交通冲突预测模型提供驾驶员行为属性变量,本文依据驾驶员的避险行为紧急程度等行为特性采用系统聚类法将驾驶员分为三种行为类型。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出租车交通冲突在不同的冲突时间、冲突对象、冲突类型、冲突地点和冲突等级时的分布特性,并分析了出现各种分布特性的原因。为建立出租车交通冲突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驾驶员的性别、年龄、驾龄等属性数据对交通冲突的影响,然后,以驾驶员的基本属性变量和行为属性变量为模型的自变量,因变量为交通冲突数量,选择了负二项分布模型建立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此外,还分不同时段、冲突类型和冲突等级分别建立了不同的交通冲突预测模型,依据模型结果分析了各变量对交通冲突的影响关系。最后,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度。为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性评价,首先,选择了灰色理论评价法,并确定了以交通冲突数量、交通冲突等级和事故率为评价指标,建立评价矩阵。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各指标权,确定了将驾驶员分为四类安全等级,并通过评价指标的累积频率曲线得到了白化值。最后,建立了四类白化权函数,并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评估值,确定了驾驶员的安全等级。为对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和驾驶员安全性评价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选择了6名驾驶员计算其交通冲突数量和安全等级。
【关键词】:行车视频 冲突识别 驾驶员行为 负二项分布模型 安全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来源10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背景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5-16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18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6
  • 1.4.2 研究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基于行车视频的交通冲突识别方法研究18-29
  • 2.1 出租车交通特性和数据采集18-23
  • 2.1.1 出租车交通特性18-20
  • 2.1.2 交通冲突判别指标20-21
  • 2.1.3 基于出租车的行车视频采集21-23
  • 2.2 交通冲突识别方法研究23-27
  • 2.2.1 交通冲突识别流程23
  • 2.2.2 交通冲突识别内容23-26
  • 2.2.3 交通冲突识别人员培训和检验26-27
  • 2.3 交通冲突识别方法应用27-28
  • 2.3.1 交通冲突数据处理示例27-28
  • 2.3.2 交通冲突数据处理结果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基于驾驶行为的驾驶员分类和冲突特性研究29-39
  • 3.1 驾驶员分类的目的和方法29-31
  • 3.1.1 驾驶员分类的目的29
  • 3.1.2 驾驶员分类距离计算方法29-31
  • 3.2 基于系统聚类的驾驶员分类31-34
  • 3.2.1 系统聚类的步骤31-32
  • 3.2.2 系统聚类的驾驶员分类32-34
  • 3.3 出租车交通冲突特性34-38
  • 3.3.1 出租车交通冲突时间特性34-35
  • 3.3.2 出租车交通冲突对象和类型特性35-36
  • 3.3.3 出租车交通冲突地点和等级特性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出租车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研究39-55
  • 4.1 出租车交通冲突预测模型39-45
  • 4.1.1 交通冲突影响因素分析39-41
  • 4.1.2 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变量选择41
  • 4.1.3 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型式选择41-43
  • 4.1.4 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参数标定43-45
  • 4.2 出租车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建立45-53
  • 4.2.1 交通冲突预测模型45-46
  • 4.2.2 分时段交通冲突预测模型46-48
  • 4.2.3 分类型交通冲突预测模型48-51
  • 4.2.4 分等级交通冲突预测模型51-53
  • 4.2.5 出租车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结果53
  • 4.3 本章小结53-55
  • 第5章 基于交通冲突的出租车驾驶员安全性评价55-67
  • 5.1 驾驶员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指标确定55-59
  • 5.1.1 驾驶员安全性评价方法55-56
  • 5.1.2 驾驶员安全性评价指标56-59
  • 5.2 基于灰色理论的驾驶员安全性评价59-63
  • 5.3 案例分析63-66
  • 5.3.1 数据来源63-64
  • 5.3.2 交通冲突预测64-65
  • 5.3.3 驾驶员安全性评价65-66
  • 5.4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73-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伟;曲昭伟;王殿海;;交通冲突判别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2 唐阳山,李江,田育耕,陈昕;交通冲突量的混沌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3 裴玉龙;刘博航;仲媛媛;;基于碰撞动能原理的冲突特性危险度定量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李杰;陈学武;王炜;;交通冲突严重度模糊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年02期

5 李洋;刘建勋;沈大吉;刘璇;曲冬;;城市道路交通冲突的分类及判别[J];公路与汽运;2009年06期

6 徐中宁;;高速公路交汇处的交通冲突[J];国外公路;1993年02期

7 曹雨;孙小端;贺玉龙;;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交通冲突判别方法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4年03期

8 马慧茹,赵峰;利用交通冲突评价双向路段交通安全[J];山西科技;2005年02期

9 乔俊;;基于交通冲突的行人过街危险度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年02期

10 夏怡凡;朱允民;马洪;游志胜;聂健荪;;空中交通冲突调速最优解决方案[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成卫;丁同强;李江;;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模糊聚类评价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剑桥;吴志周;范宇杰;;基于交通冲突的ETC混合收费站安全评价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3 韩海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雅玲;单行线打通 微循环通则不痛[N];珠海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力;多车道高速公路运行方式对分流区交通安全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郑来;基于交通冲突极值统计的安全分析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程志友;交汇水域船舶交通冲突作用机理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伟;交通冲突判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永健;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平面交叉口安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章国鹏;信号交叉口左弯待转区的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吴艳霞;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分析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裴煦;非典型畸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刘红;交通冲突环境下驾驶员心理场模型研究[D];山东交通学院;2016年

7 邓晓庆;基于行车视频的出租车交通冲突识别及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方方;基于视频的平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冲突检测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徐汉清;高速公路典型区段交通冲突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楠;基于临界冲突区域的交通冲突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5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25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