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超高水充填工作面充填体与煤柱协同承载机理研究
【图文】:
东部矿井煤炭开发时间长,主力矿区多已进入深部开采,高地压、高水压温、高瓦斯等问题日益突出[3-6]。目前,“三下”开采主要途径有 2 条:①象的疏迁保护,如村庄搬迁、水体疏降、抗变形措施等;②岩层移动控制技括条带开采、协调开采与充填开采方法[7-14]。前者村庄搬迁费用高、社会出,而充填开采具有良好的减沉效果,有效控制建(构)筑物的损害等级高滞压资源采出率、降低地表损害程度提供了新途径。近 10 年来在我国山北、河南、安徽等矿区进行了大范围的充填开采试验与应用,在充填工艺、材料、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充填开采对于防治深井动力灾害、减少沉降幅度、保护地表生态环境具作用[15-18]。但其实际应用效果、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处理不当会造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在“三下”煤炭资源应用充填开采时,,各工作会适当留设一定宽度的煤柱,为上覆岩层暂时或永久稳定提供支撑保障。空区被充填体填满后,充填体、煤柱各自发挥着支撑上覆岩层的作用,两还会相互影响,协调承载维持着上覆岩层的整体稳定,形成了一种新的承,可称之为充填体—煤柱协同承载系统,如图 1-1 所示。
2 义能煤矿充填开采工程背景2 义能煤矿充填开采工程背景2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Backfilling Mining inYineng Coal Mine义能煤矿井田位于山东省汶上县东南部义桥镇,井田东西长约 7.2km,南北宽约 6.5 km,井田面积 30.53 km2。矿区地处宁汶煤田的中部,矿井交通位置如图 2-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8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凤山;刘锋;郭捷;卢蓉;郭慧高;寇永渊;;陡倾矿体充填法采矿充填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年05期
2 亓中华;张纪伟;胡建华;任启帆;;卧虎山矿充填体强度参数的反演计算与数值模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年11期
3 甘德清;韩亮;刘志义;赵海鑫;;加载速率对充填体强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6年12期
4 甘德清;韩亮;刘志义;赵海鑫;蔡晓盛;;尾砂粒级组成对充填体强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7年04期
5 徐飞;褚洪涛;刘晓亮;;某铜矿全尾砂充填体强度研究[J];金属矿山;2013年12期
6 游安弼;;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估算[J];有色矿山;1992年03期
7 卢平;确定胶结充填体强度的理论与实践[J];黄金;1992年03期
8 王维德;;国外专利简介[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7年21期
9 У.А.阿尔达姆别尔格诺夫;杨培章;;充填体垂直暴露面稳定性的确定方法[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7年01期
10 卢平;胶结碎石充填体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典;冯国瑞;郭育霞;戚庭野;贾学强;李振;冯佳瑞;;基于响应面法的充填体强度增长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首届煤炭行业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张鹏;张传信;李典兵;胡永泉;赵继银;林晓飞;;特殊条件下充填站系统建设的研究[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3 刘鹏博;樊忠华;明世祥;;河下矿体充填开采安全性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超大盘区高强度开采技术[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2 李建东;解决井下充填水分流难题[N];金昌日报;2008年
3 黎先燕;永不停歇创新路[N];中国黄金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爱卿;互层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其对挡墙稳定性影响[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志祥;深部开采高阶段尾砂充填体力学与非线性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05年
3 韩斌;金川二矿区充填体可靠度分析与1#矿体回采地压控制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魏晓明;高阶段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充填体配比设计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5 李贞芳;中关铁矿大水下充填开采充填体围岩匹配及沉降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朱和玲;松软破碎型复杂矿体开采技术优化与过程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凯兵;温度影响下尾砂胶结充填体单轴压缩的力学及声发射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岗;深井超高水充填工作面充填体与煤柱协同承载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赵泽民;铅锌尾矿充填体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4 侯永强;某矿山深部开采充填体强度及充填方案优选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
5 叶洪涛;充填体-矿柱系统力学模型构建及破坏机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6 贺伟奇;隐患资源优化开采及采动损害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7 姜福川;全尾砂干堆充填体自然堆积角试验及失稳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
8 张奎;考虑充填体变形参数的铁古坑采区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9 张涛;毛坪铅锌矿下向水平分层充填体强度模型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雷大星;某铁矿深部充填体强度及力学效应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58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5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