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建模及潜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建模及潜力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兴安岭成矿带 地质-地球化学模型 资源量预测
【摘要】:本文利用1999年以来更新的区域化探数据对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进行了地球化学图件更新,对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进行了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分布特征研究,重新对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进行地球化学分区,使用了原始数据直接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并与地质背景衬度法圈定异常进行了对比。在开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大兴安岭地区典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找矿模型研究和资源量估算探讨。由于数据为不同年代、不同采样单位及不同实验测试单位在地球化学图件编制中多个图幅间出现了等量线环绕子区边界现象。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均不较好地校正本区出现的系统误差,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球化学背景的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单点离群数据在地球化学图面上出现“牛眼点”现象,经对比各种网格化模型认为改进的距离倒数幂指数加权法能最大程度削弱上述现象。根据元素组合及区域分布特征,将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划分为四个地球化学区和五个成矿地球化学异常区带,与研究区矿集区分布吻合。各地球化学区地球化学参数对比显示,各地球化学区内主要元素相对于其他地球化学区具有最大的变异系数。根据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和地质背景对比,总结不同成因类型铜矿床的特征元素组合分别为:陆相火山热液型Cu-Au-As-Sb和Cu-W-Sn-Mo;矽卡岩型特征元素组合Cu-Pb-Zn-Au-Ag-Sb-Bi;基性超基性岩型铜矿床特征元素组合为Cu-Ni-Cr-Co;斑岩型铜矿床特征元素组合分别为Cu-Au-Mo-Zn-Pb;海相火山岩型特征元素组合为Cu-Zn-Pb-Au-Ag-As-Cd-Hg。通过多宝山典型铜钼矿床以面金属量法对呼玛地区找矿靶区资源量估算,经验证对比,进一步对大兴安岭成矿中北段Ⅲ级成矿带进行资源量预测,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铜资源量为761.7万吨。
【关键词】:大兴安岭成矿带 地质-地球化学模型 资源量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9-12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12-13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3-16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产概况16-31
- 2.1 大地构造环境16-18
- 2.2 区域地质背景18-26
- 2.3 成矿特点及控矿因素26-31
- 第3章 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31-97
- 3.1 成矿区带划分31-88
- 3.2 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成矿规律88-97
- 第4章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97-103
- 4.1 物性特征97
- 4.2 区域重力场特征97-99
- 4.3 区域磁场特征99-103
- 第5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103-142
- 5.1 元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103-117
- 5.2 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分布特征与成矿环境分析117-133
- 5.3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133-142
- 第6章 典型矿床研究及找矿靶区圈定142-159
- 6.1 铜典型矿床142-155
- 6.2 找矿靶区的圈定方法155
- 6.3 找矿靶区的划分依据155-159
- 第7章 找矿模型159-168
- 7.1 地质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研究159-164
- 7.2 资源量预测164-168
- 第8章 结论168-169
- 致谢169-170
- 参考文献170-176
- 个人简历176-1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毓川;裴荣富;王登红;王平安;;论矿床的自然分类——四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矿床地质;2015年06期
2 应立娟;陈毓川;王登红;唐菊兴;陈郑辉;王成辉;;中国铜矿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3 赵丕忠;谢学锦;程志中;;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成矿带划分[J];地质学报;2014年01期
4 朱裕生;肖克炎;马玉波;丁建华;;中国成矿区带划分的历史与现状[J];地质学刊;2013年03期
5 王学求;;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02期
6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Bianbianshan Au-Ag-Cu-Pb-Zn Deposit, Southern Da Hinggan Mountains, Northeastern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2年03期
7 赵忠海;郑卫政;曲晖;郭艳;李成禄;王卓;张俭峰;;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J];矿床地质;2012年03期
8 韦乙杰;;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0期
9 杨少平;弓秋丽;文志刚;张华;孙忠军;朱立新;周国华;成杭新;王学求;;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年11期
10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陈郑辉;沈保丰;汤中立;裴荣富;;成矿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学报;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529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2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