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宁晋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研究
本文选题:高标准基本农田 切入点:四象限 出处:《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可以使其布局更科学合理。以河北省宁晋县为研究区,分别从耕地质量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两个维度进行了评价,并采用四象限模型对其耦合,划分了四种类型区。结果表明:"低质量—低适宜性"区主要分布于唐邱乡北部、纪昌庄乡等地区,不适宜基本农田建设;"高质量—低适宜性"区主要分布于道路和城镇周边,受城镇扩张和道路影响较大,应加强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低质量—高适宜性"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南部地区,主要受土壤剖面构型和灌溉条件的限制,应注重提升耕地质量;"高质量—高适宜性"区分布最广泛,占耕地面积的44.50%,应注重优化田块布局,加快田间路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basic farml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By studying the layout of high 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 can make the layout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ake Ningjin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In this paper, two dimensions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suitability of high 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 evaluated, and the four quadrant model is used to couple the two dimen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quality-low suitability" regio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angqiu Township and Jichang Zhuang Township,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while the "high quality-low suitability"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around roads and tow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rban expansion and roads,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low quality and high suitability"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and are mainly restricted by soil profile configuration and irrigation conditions. The area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suitability"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accounting for 44.50%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ptimi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ield block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field network.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basic farmland in county area.
【作者单位】: 唐山市国土资源局;唐山市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1060)
【分类号】:F32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传民;郝晋珉;陈丽;双文元;刘平辉;;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2 郧文聚;张蕾娜;;新形势下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启示[J];农村工作通讯;2015年02期
3 崔勇;刘志伟;;基于GIS的北京市怀柔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09期
4 唐秀美;潘瑜春;刘玉;任艳敏;;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3期
5 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赵婷婷;曲衍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6 冯锐;吴克宁;王倩;;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22期
7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马宏岭;杨瑞珍;易小燕;李倩倩;;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8 王万茂;;基本农田保护:历史与反思[J];中国土地;2009年06期
9 郑新奇;杨树佳;象伟宁;王爱萍;;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赓;吴次芳;曹顺爱;;划定基本农田指标体系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昭阳;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及时空布局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名冲;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3 冯锐;基于区域差异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丛;廖丽君;张建生;张川;王东杰;陈运春;余建新;;陆良县不同海拔耕地自然质量等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2 贾旭飞;孟超;刘晨;;河北省宁晋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3 胡琴;吴克宁;刘浩然;宋文;李晨曦;宋恒飞;高星;;基于温室育秧的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修正——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J];作物杂志;2017年03期
4 刘霈珈;吴克宁;宋文;李晨曦;杨敏;;基于安全利用的永久基本农田调控[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9期
5 韩已文;刘忠;于学谦;王佳莹;;沙化土地整治背景下的沙漠化监测预警[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10期
6 莫才健;陈莉;樊敏;武峰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效评价——以盐亭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7 任文海;梁华东;巩细民;胡群中;曹媛媛;何娴;;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变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09期
8 宋文;吴克宁;张敏;李婷;刘霈珈;;基于村域耕地质量均匀度的高标农田建设时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9期
9 莫才健;陈莉;樊敏;武峰强;;绵阳市游仙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10 陈伟;朱继平;陈小兵;袁栋;姚克恒;彭卓敏;;我国坡耕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J];农机化研究;201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蕊;饶河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折晓婷;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3 任彩虹;超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与预期效益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邸延顺;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分区建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刘芮含;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判定与时序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瑞;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何建;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域布局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王瑞t,
本文编号:1666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6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