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中国温带地区不同界限温度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

发布时间:2018-09-05 13:40
【摘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对农业生态环境、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温带地区及外延200km范围内840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空间插值,基于偏差法计算了格点尺度稳定通过不同界限温度(≥0℃、5℃、10℃、15℃和20℃)的起止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格局及不同时段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春玉米可种植区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带地区均呈现出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积温增加的趋势,≥15℃的热量资源变幅最大;不同界限温度初日自南向北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和积温逐渐减小。起止日期和积温年代距平从1990年开始正负转变,1960—1980年与2000年以后差异显著;寒温带持续日数和积温低值区域减少、中温带和暖温带高值范围增大。时段Ⅱ(1990—2015年)温带地区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春玉米可种植区相比时段Ⅰ(1960—1989年)存在不同程度北扩。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warm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facing great risk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heat resources for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rop distribution and planting system. Based on ANUSPLIN spatial interpolation,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dates, persistent days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of grid-scale stabilization through different boundary temperatures ((> 0, 5, 10, 15, and 20) were calculated by deviation metho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heat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wo cropping systems of one year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plantable areas of winter wheat and spring maize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emperate zones show the trend of early date ahead, all day delayed, persistent days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ncreased, and the range of heat resources (> 15) is the largest; the beginning date of different boundary temperatures is delayed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day ahead, the persistent days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decrease gradual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980 and 2000. The cold-temperate zone continued to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ays and the area with low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the range of high values in the middle and warm temperate zones increased.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048)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16)
【分类号】:S1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正怀;银尧庆;徐崇浩;;盆周山区热量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0年01期

2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作物品种布局调整”课题组;热量资源变化与农作物合理利用热量的研究[J];黑龙江气象;2000年01期

3 贺芳芳,顾旭东,徐家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6期

4 刘新生;李四虎;李化龙;赵晓峰;王晓红;李斌华;;咸阳市区近40年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9年05期

5 关莉;何军;李莉;潘红丽;;辽宁阜新地区热量资源特征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6 于万军;高淑新;曹东辉;刘亚林;;1960~2009年新民市热量资源趋势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7 冯浩;霍锦;杜新蕊;;且末荒漠绿州区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潜力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年01期

8 王馥棠,李郁竹;北京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初步分析[J];气象学报;1964年03期

9 袁育枝;山地热量资源的宏观估算方法[J];气象;1982年06期

10 张玉坤;山区热量资源与作物安全生育期的计算方法[J];广西气象;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林;隋景跃;梁群;;朝阳地区热量资源趋势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许春艳;陈铁;袁晶;孙熔;;近半个世纪南通地区热量资源变化初步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3 张美玲;鹿翠华;张慧;;1990年代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及未来趋势[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胡琦;潘学标;邵长秀;张丹;韦潇宇;;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50年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2013年

5 郑艳萍;;唐山地区近48a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6 贺芳芳;顾旭东;徐家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李军;;华东地区>0℃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农业适应对策[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普宗朝;张山清;宾建华;窦新英;冯志敏;;新疆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王正旺;庞转棠;;长治40年气候及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丁烨毅;黄鹤楼;;宁波市农业热量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彦君;近52年北疆热量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2 李梦洁;浙江省山地热量资源分布式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赵强;准噶尔盆地沙漠增温效应下绿洲热量资源分异规律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4 朱燕玲;浙江丽水地区光热资源分布式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24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224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