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两种生物质炭对酸性紫色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3 16:51
  生物质炭的性状与原料中木质纤维含量密切相关,为探明不同原料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选取玉米秸秆和紫茎泽兰分别作为纤维类和木质类原材料制备生物质炭,向酸性紫色土分别添加5%玉米秸秆生物质炭(MB)和5%紫茎泽兰生物质炭(EB),测定90d室内培养期间土壤胡敏酸(HA)、富里酸(FA)、胡敏素(HM)含量以及HA光学性质和元素组成变化。结果表明:MB和EB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32m2×g-1和0.72 m2×g-1,总孔体积分别为42.71 mm3×g-1和12.59 mm3×g-1,碳与氢元素摩尔比(C/H)分别为1.91和1.46,氧、硫之和与碳元素摩尔比[(O+S)/C]分别为0.09和0.16,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吸附能力更强、有机质成分的缩合度更大且氧化度更小。与对照(不添加生物质炭, CK)相比,培养结束后,施入生物质炭的土壤HA、FA和HM含量分别显著增加(P<0.05)65.59%~102...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两种生物质炭对酸性紫色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玉米秸秆生物质炭(a)和紫茎泽兰生物质炭(b)的电镜扫描图Fig.1Electronmicroscopiesofmaizestrawbiochar(a)andEupatoriumadeophorumbiochar(b)

土壤图,生物质,泽兰,玉米秸


1954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第28卷http://www.ecoagri.ac.cn而氧化度小于土壤胡敏酸,并且紫茎泽兰生物质炭的缩合度最大,氧化度最校培养结束后,MB、EB处理的土壤HA的C/H分别较CK降低11.81%和3.51%,(O+S)/C分别较CK增加8.74%和1.51%。图3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和紫茎泽兰生物质炭对土壤胡敏酸色调系数(ΔlgK)的影响Fig.3EffectsofmaizestrawbiocharandEupatoriumade-ophorumbiocharapplicationonthecolortonalcoefficient(ΔlgK)ofsoilhumicacidCK:不添加生物质炭;MB: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EB:添加紫茎泽兰生物质炭。CK:noapplication;MB:maizestrawbiocharapplication;EB:Eupatoriumadeophorumbiocharapplication.3讨论3.1两种原料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的影响及其原理土壤腐殖质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在土壤固碳中起着重要作用[30]。本研究中添加两种生物质炭均能相对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其原因一方面是试验中的两种原料经高温裂解产生了大量结构、性质与土壤腐殖质相似的类腐殖质(碱提取酸不溶物、碱提取酸溶物和碱提取残渣),吸附在生物质炭表面进入土壤[20];另一方面可能是生物质炭含有不稳定碳被土壤原生腐殖质包被保护,提高了腐殖质碳含量[33]。本研究还发现,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增加腐殖质含量的效应强于紫茎泽兰生物质炭。其原因一方面是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本身含有更多类腐殖质;另一方面是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含有的有机碳缩合度更大,氧化度更小,该类结构物质更易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腐殖质[14]。无论是否添加生物质炭,土壤HA、FA含量在培养前期快速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培养试验为土壤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及秸秆长期施用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J]. 林洪羽,周明华,张博文,李子阳,朱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2]典型农作物秸秆组成及燃烧动力学分析[J]. 赵文霞,杨朝旭,刘帅,任爱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4)
[3]开垦和长期施肥下青海黑钙土中腐殖质的光谱特征[J]. 张桐,何小松,李猛,刘元元,席北斗,张慧,李丹.  土壤学报. 2019(02)
[4]不同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研究[J]. 郑延云,张佳宝,谭钧,张丛志,余正洪.  土壤学报. 2019(02)
[5]磁改性柚子皮与杏仁壳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研究[J]. 郭晓慧,康康,于秀男,尚高原,邱凌.  农业工程学报. 2018(S1)
[6]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陈颖,刘玉学,陈重军,吕豪豪,汪玉瑛,何莉莉,杨生茂.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1)
[7]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J]. 赵世翔,于小玲,李忠徽,杨艳,张霞,王旭东,张阿凤.  环境科学. 2017(02)
[8]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J]. 孟凡荣,窦森,尹显宝,张葛,钟双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1)
[9]开垦年限对稻田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J]. 刘鑫,窦森,李长龙,王培宇.  土壤学报. 2016(01)
[10]不同稳定性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赵占辉,张丛志,蔡太义,刘昌华,张佳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0)



本文编号:3047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47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