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典型黑土坡面氮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5:43
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近百年来的不合理耕作,土壤侵蚀十分严重,加之在不同季节土壤水、热变化的驱动作用下,以及不同农业管理方式的影响下,致使土壤氮(N)的时空分布异常复杂,给农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带来了困难。农田土壤氮(N)的高度异质性易导致N肥施用过量或不足,其结果是:(1)氮(N)肥施用过量加重环境污染;(2)氮(N)肥施用不足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过去关于土壤N异质性的研究多关注秋季大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而关于作物生长期氮(N)的时空分异规律报道较少,而此阶段土壤氮(N)时空动态变化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过程和最终产量。黑土带位于我国东北部高纬度地区,每年“秋-冬”和“冬-春”交替存在较长时间的冻结和融冻现象(冻结和融冻累积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冻融改变了区域土壤结构、土壤侵蚀、氮(N)素转化和运移,进而改变冻融前后土壤氮(N)空间分布特征。又因为精准施肥多以秋季或春季土壤氮(N)空间分布格局为依据来调整施肥量,忽视了秋季和次年春季土壤养分调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增加了精准施肥的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兼顾作物生长期和冻融前后土壤N时空异质性变化,系统地阐明黑土农田坡面尺度全年土...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
图 2-2 试验小区布置图Fig.2-2 Design of experimental plots玉米连作秸秆还田(CC+):连续种植玉米,玉米品种选用当地主流品种,玉米成熟后通过收割机一次性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旋翻起垄,次年春天直接播种。玉米连作无秸秆换田(CC-):连续种植玉米,玉米品种选用当地主流品种,玉米成熟后通过收割机一次性收获,并将秸秆全部移除耕地,旋耕机旋翻起垄,次年春天直接播种。
1SLOPE1、SLOPE2、SLOPE3、SLOPE4、SLOPE5:坡顶、坡肩、坡背、坡底、坡趾;2T1、T2、T3、T4、T5、T6、T7:2015 年的苗期、生长期Ⅰ、生长期Ⅱ、成熟期和 2016 年苗期、2015 生长期、成熟期。图 3-7 生长季不同时期各坡位铵态氮(NH4+-N)的含量Fig.3-7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NH4+-N in slope positions in different growth seaso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持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张聪,慕平,尚建明.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2]冻融条件下土壤可蚀性对坡面氮磷流失的影响[J]. 成玉婷,李鹏,徐国策,李占斌,王添.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4)
[3]基于地形因子和随机森林的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效铁空间分布预测[J]. 杨其坡,武伟,刘洪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3)
[4]华北山前平原典型厚包气带硝态氮分布累积规律[J]. 梁慧雅,王仕琴,魏守才. 土壤. 2017(06)
[5]西藏地区典型泥炭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 吕永磊,梁文业,张仲胜. 湿地科学. 2017(04)
[6]农田土壤中氮的环境指标研究[J]. 田艳,马友华,胡宏祥,吴蔚君,徐云连,赵学敏,龚娟,Awais Shakoor.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7)
[7]氮磷钾元素对黑龙江不同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魏丹,李艳,李玉梅,金梁,王伟,蔡姗姗,李婧. 大豆科学. 2017(01)
[8]地表覆盖方式对黄土旱塬区土壤碳氮的影响[J]. 李蓉蓉,毛海兰.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1)
[9]不同冻结强度下容重和含水量对黑土剖面水分变化特征影响[J]. 张少良,沈庆松,王曜,黄静,穆林林,梁佳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12)
[10]冻融交替对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吕欣欣,孙海岩,汪景宽,丁雪丽. 土壤通报. 2016(05)
硕士论文
[1]基于耕地地力评价的东北典型黑土区地力提升研究[D]. 张立江.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氮素的影响[D]. 李瑞.甘肃农业大学 2017
[3]地膜覆盖对菜地生态系统N2O排放的影响[D]. 李睿.西南大学 2016
[4]冻融作用下土壤氮素的迁移转化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D]. 张迪龙.吉林大学 2015
[5]山东省高密市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规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孙建波.山东农业大学 2009
[6]水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及肥力评价研究[D]. 詹林庆.西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82343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
图 2-2 试验小区布置图Fig.2-2 Design of experimental plots玉米连作秸秆还田(CC+):连续种植玉米,玉米品种选用当地主流品种,玉米成熟后通过收割机一次性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旋翻起垄,次年春天直接播种。玉米连作无秸秆换田(CC-):连续种植玉米,玉米品种选用当地主流品种,玉米成熟后通过收割机一次性收获,并将秸秆全部移除耕地,旋耕机旋翻起垄,次年春天直接播种。
1SLOPE1、SLOPE2、SLOPE3、SLOPE4、SLOPE5:坡顶、坡肩、坡背、坡底、坡趾;2T1、T2、T3、T4、T5、T6、T7:2015 年的苗期、生长期Ⅰ、生长期Ⅱ、成熟期和 2016 年苗期、2015 生长期、成熟期。图 3-7 生长季不同时期各坡位铵态氮(NH4+-N)的含量Fig.3-7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NH4+-N in slope positions in different growth seaso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持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张聪,慕平,尚建明.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2]冻融条件下土壤可蚀性对坡面氮磷流失的影响[J]. 成玉婷,李鹏,徐国策,李占斌,王添.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4)
[3]基于地形因子和随机森林的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效铁空间分布预测[J]. 杨其坡,武伟,刘洪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3)
[4]华北山前平原典型厚包气带硝态氮分布累积规律[J]. 梁慧雅,王仕琴,魏守才. 土壤. 2017(06)
[5]西藏地区典型泥炭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 吕永磊,梁文业,张仲胜. 湿地科学. 2017(04)
[6]农田土壤中氮的环境指标研究[J]. 田艳,马友华,胡宏祥,吴蔚君,徐云连,赵学敏,龚娟,Awais Shakoor.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7)
[7]氮磷钾元素对黑龙江不同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魏丹,李艳,李玉梅,金梁,王伟,蔡姗姗,李婧. 大豆科学. 2017(01)
[8]地表覆盖方式对黄土旱塬区土壤碳氮的影响[J]. 李蓉蓉,毛海兰.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1)
[9]不同冻结强度下容重和含水量对黑土剖面水分变化特征影响[J]. 张少良,沈庆松,王曜,黄静,穆林林,梁佳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12)
[10]冻融交替对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吕欣欣,孙海岩,汪景宽,丁雪丽. 土壤通报. 2016(05)
硕士论文
[1]基于耕地地力评价的东北典型黑土区地力提升研究[D]. 张立江.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氮素的影响[D]. 李瑞.甘肃农业大学 2017
[3]地膜覆盖对菜地生态系统N2O排放的影响[D]. 李睿.西南大学 2016
[4]冻融作用下土壤氮素的迁移转化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D]. 张迪龙.吉林大学 2015
[5]山东省高密市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规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孙建波.山东农业大学 2009
[6]水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及肥力评价研究[D]. 詹林庆.西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8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8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