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管带式中冷器设计优化软件平台开发
【图文】:
及风阻性能做出定量的评价。风洞试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冷却性能试验;)内阻性能试验;(3)外阻性能试验。本章主要介绍风洞试验的对象、风洞试验的、风洞试验的原理、风洞试验的结果等[38]。 风洞试验对象本文所采用是内置紊流片管带空冷式中冷器,空冷式中冷器利用车辆行驶中的风速的冷空气对中冷器内的增压空气进行冷却,一方面使增压空气温度降低、进气密度、提高功率。另一方面降低压缩始点的温度和整个循环过程中的平均、降低 NOx的排放、降低热负荷。中冷器的结构通常由左右气室和冷却芯体三部分构成,其中芯体的结构跟散热相似。增压空气从进气气室经过芯体的扁管到另一个气室,扁管内带有不同类紊流片。环境空气从带有百叶窗翅片的中冷器外侧流过,冷热流体的这种流动属于交叉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风洞试验所用中冷器为项目合作公司湖北雷迪特汽车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提 21 种不同管带结构的中冷器,其具体结构参数如图 2.1 所示,,其中一款型号为5-A2-M8 中冷器实物如图 2.2 所示,其余中冷器外部结构与此中冷器基本相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4.13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凯;陈国虎;江桦;马欢;;自适应引导进化遗传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8期
2 黄瑞;黎宏苗;韩松;陈俊玄;黄钰期;陆国栋;;汽车中冷器数值分析辅助设计研究[J];机电工程;2013年06期
3 肖宝兰;俞小莉;韩松;陆国栋;夏立峰;;翅片参数对车用中冷器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1期
4 边霞;米良;;遗传算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7期
5 黄小辉;毕小平;李贺佳;;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空气冷却侧阻力性能计算[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8年04期
6 葛继科;邱玉辉;吴春明;蒲国林;;遗传算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0期
7 许翔;毕小平;;基于遗传算法的车用散热器优化设计[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孟超;尹久仁;童宏贻;;改进的精英保护策略遗传算法及其在十杆桁架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结构工程师;2008年01期
9 曾纬;苏石川;周怀南;惠磊;;遗传算法在中冷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何雅玲,唐连伟,高健,陶文铨;一种新型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的热力计算方法及分析[J];内燃机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斌;基于试验的汽车管带式散热器传热与流阻建模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2 颜卫国;热管中冷器及其在车辆冷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基于CFD技术的重型汽车中冷器气室结构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2 郑明强;基于CFD技术的汽车中冷器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D];贵州大学;2016年
3 向高;百叶窗翅片散热器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冯加锋;中冷器的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D];东北大学;2013年
5 罗海锋;基于CFD技术的中冷器性能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赵竹;面向对象的管带式中冷器参数化设计软件开发[D];东北大学;2012年
7 史双佶;柴油机中冷器CFD数值仿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汪松泉;遗传算法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曹道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贾雪松;基于CFD的热油管道数值模拟[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87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8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