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与二轮车事故中汽车碰撞车速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0 23:29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汽车与二轮车的事故就是交通事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在整个交通事故中的占比超过了1/4,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汽车与二轮车的事故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国内外交通事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的特点、原因、类型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汽车与二轮车事故的一般车速鉴定方法,并结合运动学原理,建立了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然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案例,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MATLAB软件的仿真,分析了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抛距、抛出角度和抛出时的等效重心高度对碰撞车速的影响。为了提高上述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因子,引入了不确定度理论,分析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在汽车与二轮车事故中的应用,并针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运用不确定度理论对汽车在碰撞前的瞬时车速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得出了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本文通过一起汽车与二轮车碰撞的实际案例,对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及不确定度理论进行了验证。首先用该模型计算了该案例中的...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基本理论分析
2.1 二轮车事故的成因和特点
2.1.1 二轮车事故的成因
2.1.2 二轮车事故的特点
2.2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类型
2.3 碰撞过程分析
2.4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中常用的车速计算方法
2.4.1 根据制动痕迹的长度计算车速
2.4.2 根据散落物抛距计算车速
2.4.3 根据二轮车或骑乘人的抛距计算车速
2.4.4 根据视频监控计算车速
2.4.5 基于PC-CRASH软件再现车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
3.1 模型建立
3.2.模型分析验证
3.3 相关参数与碰撞车速之间的关系
3.4 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确定度理论及其在车速计算中的应用
4.1 不确定度理论
4.2 多元函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2.1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2.2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2.3 相对展伸不确定度评定
4.3 不确定度理论在汽车与二轮车事故鉴定中的应用
4.3.1 基于滑动痕迹的碰撞车速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3.2 二轮车侧面碰撞汽车运动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3.3 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案例分析与验证
5.1 案例概况
5.2 根据碰撞模型初步计算碰撞车速
5.3 不确定度评定
5.4 MATLAB校核验证
5.5 PC-CRASH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4489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基本理论分析
2.1 二轮车事故的成因和特点
2.1.1 二轮车事故的成因
2.1.2 二轮车事故的特点
2.2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类型
2.3 碰撞过程分析
2.4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中常用的车速计算方法
2.4.1 根据制动痕迹的长度计算车速
2.4.2 根据散落物抛距计算车速
2.4.3 根据二轮车或骑乘人的抛距计算车速
2.4.4 根据视频监控计算车速
2.4.5 基于PC-CRASH软件再现车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
3.1 模型建立
3.2.模型分析验证
3.3 相关参数与碰撞车速之间的关系
3.4 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确定度理论及其在车速计算中的应用
4.1 不确定度理论
4.2 多元函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2.1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2.2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2.3 相对展伸不确定度评定
4.3 不确定度理论在汽车与二轮车事故鉴定中的应用
4.3.1 基于滑动痕迹的碰撞车速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3.2 二轮车侧面碰撞汽车运动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3.3 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案例分析与验证
5.1 案例概况
5.2 根据碰撞模型初步计算碰撞车速
5.3 不确定度评定
5.4 MATLAB校核验证
5.5 PC-CRASH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4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404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