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电动汽车驱动中动力线缆电磁辐射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2:06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中动力线缆电磁辐射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系统 动力线缆 仿真预测 辐射干扰


【摘要】: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干扰源,其干扰能量大、频带宽,影响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也成为汽车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的最大障碍。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动汽车驱动中随机空间矢量PWM的谐波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No.U1304525)的支持下,对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线缆的电磁辐射干扰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以电磁兼容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电机驱动系统中动力线缆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2)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了固定开关频率、随机开关频率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3)研究了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技术,针对结构复杂的物体在电磁兼容仿真软件中建模困难的问题,利用多款软件联合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某款电动汽车的整车有限元模型。(4)在整车模型中建立电磁辐射干扰模型,分别以仿真测量得到的直流母线电流和相电流为激励源仿真分析了电动汽车车内外的电磁场分布情况。(5)针对电动汽车车身为良导体金属材质,车身为公共地其上会产生电流的情况,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车身表面电流形成的机理,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仿真预测了不同频点对车身表面电流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系统 动力线缆 仿真预测 辐射干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5
  • 1.1 课题来源9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1 电磁兼容标准化现状10-11
  • 1.3.2 电动汽车电磁兼容预测仿真研究现状11-13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3-15
  • 2 电驱动系统动力线缆电磁干扰机理及电磁理论基础15-23
  • 2.1 电驱动系统的结构15-16
  • 2.2 动力线缆电磁干扰产生机理分析16-17
  • 2.3 汽车车身电流产生的机理17-19
  • 2.4 影响汽车车身电流分布的因素19-20
  • 2.5 汽车车身表面电流的计算方法20-21
  • 2.6 本章小结21-23
  • 3 电驱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23-47
  •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23-26
  • 3.1.1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23-25
  • 3.1.2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25-26
  •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26-27
  • 3.3 空间脉宽矢量调制技术27-31
  • 3.4 电驱动系统仿真31-41
  • 3.4.1 坐标变换模块32-34
  • 3.4.2 SVPWM模块34-40
  • 3.4.3 电驱动系统整体仿真模型40-41
  • 3.5 仿真实例分析41-44
  • 3.6 激励源的提取44-46
  • 3.7 本章小结46-47
  • 4 整车电磁仿真模型的多软件联合建模47-59
  • 4.1 多软件联合整车电磁辐射仿真模型的建立47-48
  • 4.2 电动汽车车身模型的建立48-49
  • 4.3 电动汽车车身模型的简化49-52
  • 4.4 线缆模型的建立52-55
  • 4.5 整车电磁仿真模型的设置55
  • 4.6 激励源的导入55-57
  • 4.7 本章小结57-59
  • 5 动力线缆电磁辐射仿真分析59-71
  • 5.1 直流母线长度对电磁辐射的影响59-60
  • 5.2 端接电阻对直流母线电磁辐射的影响60-61
  • 5.3 不同频点对车身表面电流分布的影响61-62
  • 5.4 网格尺寸对直流母线电磁辐射的影响62-63
  • 5.5 电机转速对直流母线电磁辐射的影响63-64
  • 5.6 电机负载对直流母线电磁辐射的影响64-65
  • 5.7 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时端接电阻对电磁辐射的影响65-68
  • 5.8 随机开关频率调制时电机负载对电磁辐射的影响68-70
  • 5.9 本章小结70-71
  • 6 总结与展望71-73
  •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71
  • 6.2 创新点71-72
  • 6.3 工作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8
  • 作者简历78-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佳;;东芝与大众合作开发电动汽车驱动系统[J];轻型汽车技术;2009年Z1期

2 ;东芝与大众合作开发电动汽车驱动系统[J];当代汽车;2009年03期

3 吴彤峰,向宇,谢湘烈邱尚武;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研究(一)——研究现状及控制参量初值给定[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罗立元,何鸿肃,王鸿贵,梁秀玲,姚震,刘方铭;电动汽车驱动装置测试与仿真系统软件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张思明;;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概述[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3年03期

6 翟丽,张壮志,郑兴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牵引电机及其控制技术[J];汽车电器;2003年03期

7 闫大伟,陈世元;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性能比较[J];汽车电器;2004年02期

8 冉振亚,杨超,曹文明;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起动过程的模糊控制与仿真[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4年04期

9 梁秀玲;电动汽车驱动装置性能测试仿真系统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5年05期

10 王步来;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评述[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思明;;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概述[A];第七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于丽娜;王智晶;申超;;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台架试验和故障分析[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艳男;张立伟;吴家龙;刘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逆变控制及特性分析[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明明;孟甲凡;;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选型浅析[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战林;李博;;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动力参数选型浅探[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6 徐战林;李博;;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动力参数选型浅探[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舒少龙;;基于路面状况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模糊控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温有东;陈德利;肖军;;基于Advisor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性能匹配[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晶晶;丁惜瀛;刘德阳;张泽宇;;轮毂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综述[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秀定 周杰;东风电机进军汽车产业[N];乐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兴鑫;五通桥数家民营企业联手进军新能源汽车[N];乐山日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杨国庆;五通桥机电行业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N];四川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宏;纯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薛玉春;电动汽车驱动和转向系统的振动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汪贵平;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靖;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测试台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晏存欢;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的研究与仿真分析[D];东北大学;2014年

3 柳惠;电动港口牵引车动力传动系统设计与匹配分析[D];江苏大学;2016年

4 叶航;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可靠性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5 殷松;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6 徐黄华;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7 陈宏琴;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性能优化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张成杰;基于后轮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与扭矩分配协调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9 文亦骁;基于ADVISOR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匹配仿真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10 邹宇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试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3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