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对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挑战及应对

发布时间:2022-01-26 13:18
  人工智能技术给市场经济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导致了人工智能侵权现象的逐渐增多。为了缓解新技术发展与受害者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侵权责任法需要及时作出回应。人工智能对侵权责任法的冲击,集中体现在对责任构成要件的重新审视。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当前侵权责任法依然是人工智能侵权的重要维权依据,但在侵权归类以及归责原则两方面却受到冲击。在强智能时代,主体地位和责任证明将会成为问题焦点。从人工智能侵权特点出发,进一步厘清其对侵权责任构成体系的冲击表现,然后提出区别对待归责、行政监管体制、商业保险与智能基金、免责事由等多维度的应对措施。 

【文章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侵权特点
    (一) 人工智能侵权自主性和不可预见性
    (二) 人工智能侵权复杂性
二、人工智能侵权对责任构成体系的冲击
    (一) 弱人工智能时代
        1. 人工智能产品侵权责任归类陷入困境
        2. 人工智能产品侵权归责原则合法不合理
    (二) 强人工智能时代
        1. 主体资格审视
        2. 责任承担举证窘境
三、人工智能对侵权责任构成体系冲击之应对
    (一) 引入区别对待归责
    (二) 借鉴“黑箱子”信息记录
    (三) 事前与事后双重监管
    (四) 设立人工智能管理委员会
    (五) 加强赔偿保障建设:商业保险与智能基金
    (六) 引入人工智能侵权免责事由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汽车的侵权法问题与应对[J]. 殷秋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2]智能医疗机器人侵权的归责进路与制度构建[J]. 贾章范,张建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论机器人的法律人格——基于法释义学的讨论[J]. 陈吉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研究[J]. 张童.  社会科学. 2018(04)
[5]如何为人工智能立法[J]. 郑戈.  检察风云. 2018(07)
[6]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民法问题分析[J]. 齐恩平,曹一夔.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8(01)
[7]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权利及其风险规制[J]. 张玉洁.  东方法学. 2017(06)
[8]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J]. 袁曾.  东方法学. 2017(05)
[9]论人工智能的民事责任: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J]. 司晓,曹建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10]浅谈人工智能特点及在医学中应用的几个阶段[J]. 张晓晓,庞婷.  福建电脑. 2017(03)



本文编号:3610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610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