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应急避难室结构抗爆设计与计算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层建筑应急避难室结构抗爆设计与计算初步研究 出处:《建筑结构》2014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设置应急避难室可有效应对突发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针对典型工程的应急避难室,确定潜在的爆炸荷载类型、大小、爆炸冲击波相关特性,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和数值方法进行了应急避难室墙体的结构计算,最后给出了采用等效静荷载法进行应急避难室结构设计的初步建议。
[Abstract]:Emergency shelter in high-rise buildings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threat of sudden disasters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For typical engineering emergency shelter,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explosion load type and size.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 wall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equivalent static load method and numerical method. Finally, a preliminary proposal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emergency shelter room by using the equivalent static load method is given.
【作者单位】: 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U972.4
【正文快照】: 0引言为满足在突发、破坏性灾害(如爆炸、大震等)发生时的特殊功能要求,可在高层建筑中设置应急避难室,从而来应对突发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对于民用建筑,爆炸事件的发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炸药的TNT当量、炸药和建筑物的距离、炸药和建筑物之间的方位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春;李国强;王开强;;接触爆炸荷载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简化设计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胡恩平,金荣久,石建康,文章;冲击波作用下火工品销毁容器的安全性分析[J];安全;2002年04期
3 丁娜娜;严东晋;徐源;;悬臂式防爆墙消波作用数值分析及其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4 田强;郑云木;王起帆;冯国祥;;地下结构头部在精确打击下的毁伤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田强;冯国祥;肖玲;郑云木;王起帆;;命中角对防护结构爆炸荷载的影响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黄明利;孟小伟;谭忠盛;阮清林;;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房屋爆破减震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蒋飞;吕胜涛;韩峰;王建中;;爆炸空气冲击波技术在反恐破门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0年08期
8 林大超,白春华,张奇;爆炸所致地面运动的仿真[J];兵工学报;2001年01期
9 田杰;胡时胜;陈健;;次生冲击波超压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兵工学报;2007年12期
10 孙惠香;许金余;李庆;;内爆炸荷载作用下大跨度地下围岩与支护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J];兵工学报;200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平;杨莉;张庆明;;一次乳化炸药反应釜爆炸冲击波毁伤效应的评估分析[A];第七届全国爆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田杰;胡时胜;陈健;;次生冲击波超压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3 高洪泉;卢芳云;赵宏伟;;不同土壤介质中爆炸的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刘云川;窦金龙;刘连生;吴春平;汪旭光;;爆炸波在木质松散介质中传播及破坏的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5 李永强;张杰;;岩体可爆性分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6 王晓刚;郭东明;;空气柱间隔装药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张光雄;杨军;;人工震源爆破工程实践[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8 卢红琴;刘伟庆;;坑道截面形状对防护门上化爆冲击波压力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高轩能;江媛;王书鹏;;冲击荷载下建筑玻璃的安全区间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李鑫;吴桂英;;爆炸冲击波遇到挡墙时反射超压的分布[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书召;受限空间煤尘爆炸传播及伤害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天光;逐孔起爆技术应用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程磊;受限空间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新涛;城市岩体开挖爆破振动效应及安全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马立秋;爆炸荷载下城市浅埋隧道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吴爱军;松软煤层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预测的连续流量法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朱传杰;爆炸冲击波前流场扬尘特征及其多相破坏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李小琴;坚硬覆岩下重复采动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于雪梅;岩土材料中球形孔洞膨胀问题的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樊玉杰;激光微喷丸强化的压力模型及冲击效应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新丽;爆破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及灾害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斐;铝合金艇在水下冲击波作用下动态响应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锐;铜坑矿中深孔爆破震动下矿柱稳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夏谦;隧道内爆炸作用衬砌结构的损伤机理和抗爆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孟小伟;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民房爆破减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国强;汽车炸弹爆炸冲击波在城市街道传播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仕文;水耦合石材切割爆破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肖文芳;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振动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亮亮;山岭浅埋隧道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现场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少卫;微小型传爆序列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付钊;;抗爆建筑物的抗爆设计浅谈[J];医药工程设计;2007年06期
2 孙杰,王飞,谢文;玻璃钢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在抗爆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年02期
3 程国防;张建军;王春芝;;抗爆间室的抗爆设计[J];山西建筑;2012年19期
4 俞海洪;周世光;;单自由度抗爆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J];医药工程设计;2013年03期
5 黄钟喜;石油化工装置建筑物抗爆设计[J];石油化工设计;2004年03期
6 孙建运;李国强;;建筑结构抗爆设计研究发展概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7 史春芳;徐赵东;;工程结构抗爆技术的研究现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钱成;陈太林;吴理更;;爆炸荷载作用下抗爆结构的防护机理[J];山西建筑;2009年24期
9 蔡华;;石化企业控制室抗爆设计例析[J];建筑;2013年12期
10 赵建敏;徐珂;;石油化工抗爆建筑物结构设计应用[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钱七虎;;抗爆结构研究的若干进展(综述)[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钱七虎;;抗爆结构研究的若干进展(综述)[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李志成;卢红标;钱七虎;;抗爆结构计算中外推法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4 李志康;王万鹏;陈剑杰;;多层抗爆结构线弹性动力响应的相似性[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5 顾红军;邵宁;殷克功;陈太林;;六边形管作为抗爆、吸能材料的优势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6 陈斌;曾首义;晏麓晖;蒋志刚;;带吸能装置的组合式抗爆结构的试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顾忠明;王发军;何明清;崔伟;;考虑接触影响的球形抗爆结构等效静载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顾渭建;冯丽;王静;周淑玲;张鏖;;地下工程抗震抗爆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都浩;城市环境中建筑爆炸荷载模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爆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任涛;抗爆门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2 赵应许;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抗爆门的动力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3 于阳;结构抗爆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潘星;气云爆炸作用下抗爆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方磊;建筑结构抗爆设防标准及抗爆概念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晓燕;基于最大熵法的结构抗爆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喻忠操;基于落锤冲击试验机的砌体填充墙抗爆加固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张丽;钢筋混凝土防爆墙设置安全基础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2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2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