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杜84块机采提高系统效率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1 20:07
【摘要】:曙一区杜84块为特种油开发公司的主要生产区块,开采着全世界最稠的超稠油,都是采用机械方式采油,目前的系统效率在23%左右,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向前深入,曙一区杜84块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产量递减的阶段,所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该区块机采井的系统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场测试对机采井系统效率进行采集数据,结合各种井况及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各种因素对机采井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挖潜方向。由于超稠油生产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油井不同的生产特点,通过挖潜以及实施油井增产措施,努力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泵效;在确保油井日产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机、杆、泵的参数设计及优化组合,调整油井生产过程控制,进一步降低抽油机能耗,减少生产成本。根据超稠油生产特点,优选保温效果好、作业工序少的注采一体管柱。从满足生产角度考虑出发,建立抽油机井悬点载荷及扭矩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选出合适的抽油机机型,确定匹配的电机。根据超稠油开采特点,选择设计井筒及地面管线设备的保温措施;设计井筒加热方法,应用超稠油抽油机调冲次技术。结合抽油机运动规律和超稠油的性质,建立抽油杆柱受力、曲柄轴扭矩、泵效、系统效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在满足产量要求的条件下,以系统效率为目标,确定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分析掌握本区块机采井的系统效率,通过加大油井管理挖潜及实施抽油机井参数优化工作力度,来降低机采井的能耗,减少吨液耗电,提高系统效率。同时,加大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推广力度,降低无功损耗,提高抽油设备效率。
[Abstract]:Block du 84 of Shuyi District is the main production block of the special oil development company, producing the thickest super heavy oil in the world. It is produced by mechanical means. At present, the system efficiency is about 23%.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field continues to deepen, Block du 84 in Shu 1 area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stage of production decline,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ystem efficiency of mechanical production wells in this block by a series of measures. Through the field test to collect the data of mechanical production system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all kinds of well conditions and production data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lear each kind of factor to the machine production well system efficiency influence rule,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apping the potential.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super heavy oil prod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 wells, through tapping potential and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of oil wells, the production of oil wells can be increased and pump efficiency will be improved.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daily production level of oil wells, through the paramete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combination of actuators, rods and pump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of oil wells can be adjusted to further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cost of pumping units.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heavy oil, the optimum selection and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are good, and th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tubing with less working procedures are selected.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production,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load and torque of pumping well suspension point is established. The suitable pumping unit type is selected by calculation, and the matching motor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heavy oil production, the insulation measures for designing wellbore and surface pipeline equipment are selected, and the heating method of wellbore is designed, and the technology of adjusting impulse times of super heavy oil pumping unit is applied. Combined with the motion law of pumping unit and the properties of super heavy oil,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sucker rod string force, crank shaft torque, pump efficiency and system efficiency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output, the system efficiency is taken as the goal. The optimum design method of pumping well parameters is determin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subject, we can analyze and master the system efficiency of mechanically produced wells in this block, increase the management of oil wells and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pumping well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ons of liqui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active power loss should be reduc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pumping equipment should be im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春艳;为抽油机春检“上保险”[J];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10期

2 刘强;;抽油机设备规范化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11期

3 王勇,张刚,王同占,蔡学兵;抽油机的优化与节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1期

4 孟祥伟;李莲;王宏;尹林辉;于华忠;唐守忠;;抽油机简易卸载工具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6年04期

5 高艳秋;于永波;高桂红;;抽油机井用电机选配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11期

6 卢东风;徐晓娟;张晓峰;徐宏;;抽油机井智能化组网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12期

7 张杰环;;提高抽油机井有效时率的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2期

8 郭小哲;刘跃忠;孙宝龙;王霞;;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方案优选及因素分析[J];钻采工艺;2008年03期

9 尚志会;;塔架式数控抽油机的应用价值[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06期

10 李璐;;抽油机节能的有效手段[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效科;高长乐;林泉;孙存文;程爱国;;无基础抽油机侧面抗风能力的分析与计算[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李艳秋;白士平;;抽油机井智能调平衡技术的推广应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杨杰;刘晓垒;侯锦丽;胥毅;张自强;;基于功图饱满度的抽油机无线闭环调控技术[A];2013数字与智能油气田(国际)会议暨展会论文集[C];2013年

4 董振刚;李洋;崔海清;;抽油机井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5 阳忠华;李跃;;浅谈数字化抽油机事故风险与防范[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王涛;汤永;崔海清;;油层压裂后抽油机系统抽汲参数优化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7 唐旭;肖然;吴斌贤;;简析智能滚筒皮带式抽油机在孤东油田的应用[A];第四届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友铁;;细化管理措施 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A];山东石油学会油气储运系统节能降耗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朝阳;周好斌;;基于动液面控制的抽油机变频控制系统[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南北杰;王科;丁金岗;冯永宏;任佩华;;通过抽油机尾平衡改造提高系统效率[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宁海利;抽油机节能装置有较大普及空间[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记者 王志田;大庆油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全平衡抽油机[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王智玮 记者 幸福;油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全平衡抽油机[N];大庆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崔英春;大庆采三抽油机降型试验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耿爱红;新型抽油机井口居中移机装置甩掉“黑大褂”[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抽油机井成组变频测控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记者 陶文忠 通讯员 孙士龙;唱响“三部曲”打好服务牌[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张士维;从“耗能大户”到“节能大厂”[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张士维;营造氛围挖掘更大效益[N];大庆日报;2007年

10 顾永强;胜利油田:“创新工作室”让员工创新成效倍增[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博;动态负荷模拟加载微机自动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叶鹏;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赵启成;抽油机井油管失效机理及事故预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李晓东;偏心柔性抽油系统结构优化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晓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单井示功图信号采集与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耿鹏;抽油机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露瑶;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李付超;数字化抽油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杨尚霖;基于MSP430的抽油机载荷及位移无线采集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怡龙;基于物联网的抽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建新;基于虚拟样机提捞式抽油机提升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丹;抽油机无线监控终端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小丹;基于示功图抽油机配重自适应平衡调整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10 梁波;基于PNN神经网络的抽油机井工况诊断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5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25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