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蜡体系水合物生成及浆液流动实验研究
【图文】:
组分 摩尔含量/% 组分 摩尔含量/% 组分 摩尔含量/%N21.53 C189.02 iC40.33CO 2.05 C23.07 iC50.04CO20.89 C33.06 nC6+0.012.2 实验装置2.2.1 高压水合物实验环路实验所用高压水合物实验环路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多相流课题组设计搭建,可用于进行甲烷、二氧化碳和天然气等多种气体水合物的生成及流动模拟实验。环路总长 30 m,,测试段管径 2.54 cm,设计最大承压 15 MPa,控温范围为-20 ℃~80 ℃。环路的基本结构如图 2.1 所示。(a) (b)
图 2.2 实验环路流程示意图Fig. 2.2 Flow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flow loop循环压缩机循环泵高压气瓶组缓冲罐热交换机单向阀手动回流阀调节阀组球阀混合器闸阀柱塞泵水箱针阀闸阀闸阀闸阀闸阀闸阀PRPRPRPRTRPDRTRPRPRTRPDRPDRPDRTRTRTR差压变送器补气流量计补气管线排污管线液相质量流量计气相质量流量计水浴夹套(a) (b) (c)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索文超;毕小平;李贺佳;;车用散热器空气流动阻力预测研究[J];汽车工程;2008年09期
2 张志斌;戴干策;;气液两相在毛细管内作活塞流运动时的阻力计算[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4期
3 沈仲棠;流动阻力分区标准与煤气管网流态统计[J];煤气与热力;1988年03期
4 程尚模,赵永湘,陈刚;空气横掠滴形管的换热及流动阻力[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5 卞卫,程尚模;加热、加质所引起的流动阻力及流动状态的变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戴干策,范自晖,王归仁;横肋管中的流动阻力[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郑敏之;涡旋压缩机的齿端流动阻力对最佳压缩比的影响[J];流体工程;1989年08期
8 孙德兴,李凤琴;关于流动阻力与换热计算中的定性尺寸与当量直径[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杨永荻;陈国祥;;散状变形颗粒层的流动阻力及泥沙群体沉降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0 Ryszard Brzoskowski;James L.White;孙武建;;用于橡胶挤出的空气润滑口型[J];橡胶参考资料;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天宇;吕田;黄晓宇;周建明;;回热器间隙对流阻影响的仿真与试验研究[A];内燃机科技(企业篇)——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李康宁;管磊;郭立新;杨海涛;施东晓;;进气管路雨水分离效率及流动阻力CFD分析[A];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C];2019年
3 冯芸;王柱;胡戈游;;经济全球化的测度[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周丕仁;邓文义;陈沈雷;;湿污泥管道泵送系统降黏降阻的可行性研究[A];《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8年
5 刘天庆;李香琴;王鸿灵;孙相玉;;三角波电磁场抑制生物垢形成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周天学;吕田;刘钊;金永星;潘卫明;;高工况下回热器性能的优化研究[A];内燃机科技(企业篇)——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王学峰;;浅谈制冷系统节流机构的应用分析[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杨冬;陈听宽;罗毓珊;;强化管内单相流体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及性能评价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吴金随;尹尚先;;颗粒堆积型多孔介质内孔喉模型的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新奇;祝成民;王安良;;斯特林发动机回热器的非热平衡模型及其验证[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七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一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微细通道内单相和两相阻力损失特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洋;微尺度下非线性流动特征及降低流动阻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江俊豪;柴油机壁流式微粒捕集器灰烬沉积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4 杨珊珊;粗糙微通道流体流动特性的分形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管宁;微肋阵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幸奠川;摇摆对矩形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廖亮;减阻型纳米流体的管内流动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游永华;管壳式换热器中单相流体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陆海;污泥管道输送非均质流动阻力预测及费用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罗良;非对称分叉网络及分形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雍宇;含蜡体系水合物生成及浆液流动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赵越;呼吸墙流动阻力与流量预测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允玉;水平管内凝结传热与流动阻力的耦合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阳华;基于传热反问题的二维冷却通道优化[D];重庆大学;2012年
5 马帅营;排气歧管流动阻力测试系统研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6 党艳艳;直接空冷系统异型管的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党艳辉;直接空冷系统异型管的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吴金随;多孔介质里流动阻力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邓彦翔;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流动阻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郭玉龙;填充多孔介质对平板通道内流动换热的影响和优化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9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