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多态单调系统的Signature计算方法及其性质

发布时间:2017-11-11 02:25

  本文关键词:多态单调系统的Signature计算方法及其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多态单调系统 系统Signature 系统可靠性 系统剩余寿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功能的多样化进展,人们对系统可靠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产品的组成元件在失效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不再是简单的两状态而是多状态,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成为了广大学者们的研究主流。在传统的可靠性研究中,我们往往假定元件和系统都只有两种状态(即工作和失效),而实际生活中因为它们处于复杂的随机环境,所以呈现着多种故障状态。目前,研究多状态系统的方法是相对复杂和繁琐的,系统Signature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系统可靠性的有利工具,本文利用系统Signature对多态单调系统进行了研究,简化了运算。本文基于多态单调系统的分解理论和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的定义,研究了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的计算方法并且基于该计算方法分析了多态单调系统的相关性质。首先,本文在系统元件为独立同分布的情形下研究了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的计算方法。本文基于多态单调系统分解理论和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的定义对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化和具体化,并在最后进行了数值算例验证。其次,本文在系统元件为独立同分布的情形下研究了多态单调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求解问题,并基于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给出了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具体表达式。第三,本文基于两状态系统剩余寿命比较的三个经典定理以及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计算方法,研究了多态单调系统剩余寿命比较问题。总之,本文基于多态单调系统分解理论和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的定义,对多态单调系统Signature计算方法进行规范化和具体化,并在该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可靠性指标求解问题和系统剩余寿命比较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2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new threshold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fuzzy biometric identity[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9年08期

2 张宏;;Short(t,n) Threshold Signature[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3 熊虎;;Identity-based ring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quadratic residues[J];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09年01期

4 ;An Attribute-Based Ring Signature Scheme in Lattice[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12年04期

5 WANG MingMing;CHEN XiuBo;YANG YiXian;;A blind quantum signature protocol using the GHZ states[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3年09期

6 王朝;刘建伟;尚涛;;Enhanced arbitrated quantum signature scheme using Bell states[J];Chinese Physics B;2014年06期

7 ;Quantum threshold group signature[J];Science in China(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08年10期

8 YU ChaoHua;GUO GongDe;LIN Song;;Arbitrated quantum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reusable key[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4年11期

9 ;Universal Designated Multi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without Random Oracles[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8年06期

10 ;Generalized Group Signature Scheme[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wo digital signature schemes for OA system[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窦青;张欣雨;高思;;A New Confirmed Digital Signature Protocol with Farward-Security[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青;袁征;温巧燕;陈更力;;An efficient fair digital-signature exchange protocol[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4 ;Robust Threshold Guillou-Quisquater Signature Scheme[A];Proceedings of the 1st Chinese Conference on Truste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C];2004年

5 ;The Application Rearch on Security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 Based on BS7799 Standards[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Cryptanalysis Schemes against Batch Verification Signature[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7 ;An Effficient Threshold Blind Signature from Weil Pairing[A];Proceedings of the 1st Chinese Conference on Truste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C];2004年

8 ;Cryptanalysis of a Digital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Factoring and Discrete Logarithms[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9 Jun HUANG;Wei ZHU;Qinzhu AN;Yang WANG;Song ZHANG;Guanghui TANG;Tony XU;Yaning LI;Yanqun LIU;Yongting WANG;Guo-Yuan YANG;;MicroRNA expression signature in human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nd brain hemangioblastoma[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A New (t, n) Threshold Signature Scheme Withstanding the Conspiracy Attack[A];Proceedings of the 1st Chinese Conference on Truste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新银;具有特定性质的格基密码的构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洪涛;[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中平;多态单调系统的Signature计算方法及其性质[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陈莉;签名的跨文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69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69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