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黄河流域向甘肃省可供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2:01

  本文关键词:黄河流域向甘肃省可供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出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流域 水资源 供需平衡 优化配置 最优化技术


【摘要】:【目的】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方法】以黄河流域向甘肃省可供水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供需水量平衡分析,采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最优化技术,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和结论】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近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水资源配置分别为52.75和64.52亿m3,其中农业用水较前10年分别减少2.8和0.7亿m3,其他行业用水不同幅度增加.预测该配置方案能满足该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
【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0902-02)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利用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保障有效供给、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水资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调配[1].随着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泽宁,索丽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2 汪恕诚;水权和水市场——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1期

3 李慈君;水资源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研究现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03期

4 辛朋磊;陈建标;;基于全局优化的南通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人民长江;2012年17期

5 程玉菲;李元红;刘佳莉;王军德;;甘肃省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J];人民黄河;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Basin Water Market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5期

2 王提银;诰永权;;进一步完善宁夏水权转换制度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3 唐华秀;邓祥征;战金艳;马劲松;姜群鸥;;黄淮海平原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耦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4 海青;刘廷玺;武国正;刘小燕;姜海轩;;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三角区盐碱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5 张立新;田军仓;;一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6 彭新育;吴旭贤;;流域水市场建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7 沈捷;;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评价[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黄金凤;;试析环境保护视野下水权转让合同界定[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张晓军;侯汉坡;徐栓凤;;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北京市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陈旭升;李磊;;我国水权交易发展中若干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辉;;水权:体系与结构的重塑[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波;罗康;;开阳县水资源供需预测及优化配置研究[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浩;;河南省农业节水发展现状与对策[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5 曹麟;;创建和谐发展、优化配置的节水型社会[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王浩;;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现状和未来[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特邀报告[C];2005年

7 杜芙蓉;董增川;范群芳;;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浩;王建华;甘泓;张海涛;严登华;肖玉泉;;水资源学科发展[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9 王秀兰;王海宁;;流域水功能区水资源配置方法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宋新山;王道源;严登华;薛冰;;不同情景下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水资源压力风险评价[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雄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何英;干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邓履翔;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陈玮;山西省水完全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疆霞;陕南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高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供水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蒋旭光;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赵学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东;调蓄水库对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吴晓东;淄博市计划用水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振华;东平湖水资源产权管理与运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尹兴;长沙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曾文忠;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晓雯;天津滨海新区淡化水的市场化运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聂成良;邯郸市峰峰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利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陈彩虹;邯郸市水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志琴;论健全我国的水权交易制度[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张苑南;东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及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淑瑶,马占青,周之豪,马毅杰;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2 孙凌虹;王静;;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概述[J];地下水;2011年03期

3 Hapuarachchi H.A.P.,李致家,王寿辉;SCE-UA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英文)[J];湖泊科学;2001年04期

4 辛朋磊;李致家;汤嘉辉;吴勇拓;;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以月潭流域为例[J];湖泊科学;2011年04期

5 李向阳;程春田;武新宇;林剑艺;;水文模型模糊多目标SCE-UA参数优选方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3期

6 张臻;王龙昌;杨松;孙凡;梅潇霄;党甲军;;基于AHP法的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4期

7 严文学,张宏祯;“十一五”期间及到2020年甘肃水利发展思路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3期

8 李致家,周轶,哈布·哈其;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马海波;董增川;张文明;梁忠民;;SCE-UA算法在TOPMODEL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崧;邱微;赵庆良;刘正茂;;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博;汪妮;解建仓;;mP灞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矛盾对策[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2 席锐超;李继清;梅艳艳;;天津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4期

3 刘少华;;浅析宜君县水资源形势与开发利用对策[J];陕西水利;2010年03期

4 饶碧玉;杨建荣;周彩霞;罗绍芹;;元阳哈尼梯田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J];人民长江;2009年05期

5 翟菡;闫耕泉;王蕾;;彭楼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步研究[J];地下水;2008年06期

6 王庆印;李群智;;彭楼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步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年04期

7 王淑凤;杨状;毕黎明;;东阿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山东水利;2010年Z1期

8 朱玉祥;孙孝波;张进福;;新乡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河南水利;2002年03期

9 邵东国,贺新春,黄显峰,沈新平;基于净效益最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J];水利学报;2005年09期

10 刘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水资源问题[J];求是;2006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2 王桂芹;王振海;郭秀峰;郝小贞;;浅议流域性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明元;黄继文;陈学群;张欣;杨小凤;;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与展望[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苏军希;;黄河上游(青海境内)水资源分析与评价[A];全国水文泥沙文选[C];2010年

5 闫虹宇;;制定《黄河法》的必要性及立法构想[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黄洪奎;;余杭区水资源调查及供水水源设想[A];浙江省2005年给水排水论文集[C];2005年

7 吴玉萍;;水资源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构想[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叶建元;;湖北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毛凌云;;西部大开发中海西州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问题的探讨[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宗祜;;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N];黄河报;2010年

2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 王守信;树立黄河渔业资源保护整体性理念[N];中国渔业报;2007年

3 张军;黄河流域矿产开发市场将开放[N];中国矿业报;2000年

4 记者 刘湍康;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每年袭夺四十亿立方米地表水[N];黄河报;2010年

5 孙晓波;黄河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资源 保护措施研究成果通过审查[N];黄河报;2008年

6 ;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工作[N];中国渔业报;2007年

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聂善明;努力为黄河渔业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N];中国渔业报;2007年

8 程云 张素玲;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渔业报;2007年

9 记者 刘岚 通讯员 陈永奇;黄委发布《2006年黄河水资源公报》[N];黄河报;2007年

10 记者 李春明 段连红;置水价问题于宏观环境中研究[N];中国水利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蕊;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赵建世;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3 薛小杰;水资源可再生临界控制研究——在黄河流域水资源最优分配中的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4 郎连和;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杨杰军;青岛市崂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罗清;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廖四辉;洪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用水调度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岳春芳;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9 夏忠;考虑冲突、补偿和风险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赵庆建;河北省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震林;典型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葛金彬;包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聂成良;邯郸市峰峰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利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娄凤飞;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棵;荣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世敏;基于GIS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邓彩琼;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保生;深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俊;晋城市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牛秀岭;山西省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7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07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