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影响与对策
本文选题:水资源 + 控制性水利工程 ; 参考:《人民长江》2014年07期
【摘要】: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过程变化特点,并通过调度模拟分析,定量确定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对中下游干流水位流量的影响程度;继而结合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取用水特点,分析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对中下游干流及河口水资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认为,工程运行发挥了巨大的蓄洪补枯作用,对中下游及河口水资源利用总体上是有利的,能有效提高中下游供水保障,缓解枯水季节干旱缺水矛盾。为减缓9~11月水库蓄水期不利影响,一方面需要完善水库群综合调度目标,优化蓄水方案,另一方面需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水资源统一调配方案,同时加强中下游地区引调水工程取用水管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of hydrologic statio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proc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recent years are briefly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operation and scheduling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on the water level and discharge of the main stream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simulation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intak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troll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main stream and estuar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are analyzed.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ject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flood storage and recharg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uarantee of water supp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and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 in dry season.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eservoir impoundment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target of reservoir group and optimize the water storage schem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unified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 according to the most strict requirements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water intake water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
【分类号】:TV213.4;TV8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进;;三峡水库抗旱调度问题的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5期
2 周建军;;关于积极有序开发长江上游水资源的建议[J];科技导报;2009年07期
3 许继军;陈进;;鄱阳湖口生态水利工程方案探讨[J];人民长江;2009年03期
4 马建华;;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人民长江;2010年12期
5 李亚平;吴三潮;雷静;李庆航;;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供水保证水位(流量)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04期
6 许全喜;;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规律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02期
7 许继军;陈进;;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影响及对策研究[J];水利学报;2013年07期
8 马建华;;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统一调度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人民长江;2012年09期
9 刘雅鸣;;深入贯彻实施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着力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J];人民长江;2013年10期
10 陈进;;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模式探讨[J];人民长江;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进;黄薇;;湘江近年枯季低水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0期
2 黄薇;陈进;;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体制及机制探讨——以湘江抗旱调度为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2期
3 尹正杰;黄薇;陈进;;长江流域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量调度初步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7期
4 陈进;;长江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问题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0期
5 夏玉强;李海龙;;油气能源开发背后的溢油污染和水资源匮乏[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2期
6 袁超;陈永柏;;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的适应性管理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7 燕然然;蔡晓斌;王学雷;朱龙腾;;三峡工程对下荆江径流变化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8 周永强;李景保;张运林;章新平;黎昔春;;三峡水库运行下洞庭湖盆冲淤过程响应与水沙调控阈值[J];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9 卢金友;朱勇辉;;三峡水库下游江湖演变与治理若干问题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2期
10 吴江滨;景卫华;蒋本虎;;做好长江南京段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建设的思考[J];江苏水利;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澄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康婧;三峡工程对两湖地区的生态补偿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侯成程;长江潮流界和潮区界以及河口盐水入侵对径流变化响应的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影,徐燕;三峡工程对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2 戴仕宝;杨世伦;李鹏;;长江干流河道对流域输沙的调节作用[J];地理学报;2006年05期
3 郭华;姜彤;王国杰;苏布达;王艳君;;1961-2003年间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湖泊科学;2006年05期
4 胡振鹏;;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探索[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年02期
5 胡菊芳;张超美;彭静;;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4期
6 曾慧卿,何宗健,彭希珑;鄱阳湖水质状况及保护对策[J];江西科学;2003年03期
7 舒彩文;谈广鸣;;河道冲淤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泥沙研究;2009年04期
8 许全喜;袁晶;伍文俊;肖宜;;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初步研究[J];泥沙研究;2011年02期
9 吕兰军;王仕刚;;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水位影响分析[J];人民长江;1991年07期
10 游中琼;汪新宇;;浅析鄱阳湖湖口建闸控制后的防洪作用与影响[J];人民长江;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学为;;上海浦东新区水资源利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2年01期
2 吴泽宁,崔萌,曹茜,邢端生;BP网络模型在水资源利用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年03期
3 曹伟;刘玉甫;赵春燕;张明;加兹拉;;浅析巴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刘革;崔良云;;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分析[J];吉林水利;2009年05期
5 刘亚峰;赵桂华;;浅谈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管理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年21期
6 同智利;;干旱半干旱地区城镇雨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初探[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7 熊枢;黄河流域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利用[J];人民黄河;1989年03期
8 汤奇成;塔里木盆地水资源与绿洲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年03期
9 燕华云;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6年04期
10 张成儒;河口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水利;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德林;秦静;;日本水资源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西庆;穆宏强;;论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A];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贾新建;;新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浅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4 程永隆;;闽江下游河床下切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A];海峡西岸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5 周辉仁;;浅谈水资源和水环境污染[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张衡;;长江口日本鳗鲡鳗苗(Anguilla japonica)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有;;尼尔基水利枢纽对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晴波;;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开发滩涂和保护湿地[A];上海市湿地利用和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程永隆;;闽江下游河床下切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A];福建省参加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邵东国;贺新春;代涛;;农业水资源高效健康利用问题探讨[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浦东;恢复生物种质资源 淡水鱼放流长江口[N];上海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李新;百事积极探索水资源利用及管理[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3 记者 吕亚鹏;黄土高原水资源利用及生态补偿[N];黄河报;2010年
4 记者 张革文;敦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启动[N];甘肃日报;2011年
5 记者 汪栋 通讯员 张金芳;敦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启动[N];中国水利报;2011年
6 记者 汪俞佳;四方面建议力促敦煌水资源利用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通讯员 孙云才 隋海燕 记者 葛妍;专攻水资源利用保护难题[N];南京日报;2009年
8 王增伟;牡丹江将成我省最大水资源利用基地[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 妥超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N];酒泉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张云海;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利用 初步规划报告通过地区审查[N];和田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斌;基于水丰度的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张尚弘;都江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三维虚拟仿真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曹勇;长江口南汇东滩近岸水域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陆海曙;基于博弈论的流域水资源利用冲突及初始水权分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韩松;防洪及水资源利用风险分析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马涛;湿地生态环境耗水规律及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8 耿福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王秀艳;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措施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10 杨杰军;青岛市崂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祯;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2 陈勇;陕北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评价及供需趋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柳婧;闽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彭坤;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水资源利用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5 王杰青;中国水资源利用强度的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于晓龙;基于需求分析的大连市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f3;河西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周晋阳;科技进步与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代锋刚;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钱燕;珠江水资源利用及发展[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7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76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