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碑”:哈尼族卡多人走向法律社会制度的标志
发布时间:2017-10-12 08:02
本文关键词:“婚姻碑”:哈尼族卡多人走向法律社会制度的标志
【摘要】:卡多人从明末清初开始就积极地制定一些简约的规章制度,勒石凿字,探索走向有章可循的法律制约的社会。卡多人对婚亲嫁娶,十分注重礼仪,讲求彩礼和排场,各种彩礼名目繁多,浪费钱财无数,有的婚礼事与愿违,喜事酿成悲剧。为此,哈尼族卡多人的头人、摩匹们思索探讨制定律法来规范本民族的婚姻行为,"婚姻碑"由此产生。哈尼族卡多人的"婚姻碑"蕴藏着深厚的律法涵义,特别是对婚亲嫁娶作出了明文限制和约束,但它还处于哈尼族对婚姻律法的萌芽阶段,说不上是完整的婚姻法。但这对研究哈尼族和哈尼族律法的产生、实施、影响及该民族的社会发展、文化构建、行为规范等都有着极为宝贵的价值。
【作者单位】: 普洱学院科技处;墨江县委宣传部;
【关键词】: 哈尼族卡多人 婚姻碑 律法涵义 影响
【基金】:2013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哈尼族影像人类学研究——以普洱市宁洱县勐先乡宣德村为例》(2013Y105)
【分类号】:C95;D920.4
【正文快照】: 红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普洱市墨江、镇沅、景东、宁洱、江城、玉溪市新平、元江等县生活着哈尼族卡多人,人数在15-20万人之间。卡多人降至清初,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分布、居住格局。生活的稳定促使他们积极思索走向以制度规范民众行为的道路,在他们求索的过程中,凿石勒碑,留下了以,
本文编号:1017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175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