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源于契丹的达斡尔族民俗

发布时间:2017-10-18 15:17

  本文关键词:源于契丹的达斡尔族民俗


  更多相关文章: 契丹达斡尔 民俗源于契丹 民俗保护 文化传承


【摘要】: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民俗是民族属性的重要特征,在历史的长河中,达斡尔族除吸纳和融合了我国北方民族习俗外,主要民俗特征仍保留了契丹民俗特征。
【作者单位】: 哈拉新村展览馆;
【关键词】契丹达斡尔 民俗源于契丹 民俗保护 文化传承
【分类号】:K892.3
【正文快照】: 中华民俗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达斡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北方4小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人口约12万,黑龙江为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地。集中的生活区域,仍在使用民族语言,传统的民俗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晶;;论契丹民族对沈阳历史文化的贡献[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高晶;;论契丹民族文化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肖爱民;;契丹人消失之谜[J];寻根;2006年03期

4 李晓峰;;契丹文化观与契丹艺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黄凤岐;;契丹科学技术研究[J];东北史地;2007年03期

6 张宏;于雯雯;李冬雪;;浅谈契丹族的起源[J];黑龙江史志;2009年23期

7 黄振华;;契丹文“山”、“山”考——契丹文字构造规律新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2期

8 卡拉·捷尔吉;陈乃雄;;论契丹人的两种文字体系[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01期

9 В·С·斯塔里科夫;李贵民;范振远;;论契丹文学[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01期

10 高路加,景爱;陈述先生关于契丹源流的论述[J];史学史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富学;;回鹘文化影响契丹的点点滴滴[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3 张郁;;草原丝绸之路契丹印迹[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4 任爱君;;唐朝与契丹部落发展的历史关系——兼谈大贺氏家族的衰微和契丹部落发展的趋向[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5 赵淑霞;于文莅;;辽代契丹人的饮茶习俗[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杨福瑞;;论契丹捺钵文化及其对中世纪草原文化的创新[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谁是契丹人的后裔[N];科技日报;2004年

2 李平;契丹族“集体失踪”之谜[N];西部时报;2004年

3 ;探索辽代契丹族“集体失踪”之谜[N];沈阳日报;2010年

4 邓建华;揭秘云南的契丹后裔[N];西部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董毅然;破解契丹族失踪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3年

6 保山市隆阳区文联 肖正伟;落籍保山的契丹后裔[N];云南日报;2013年

7 ;云南发现契丹后裔[N];云南政协报;2004年

8 刘肃勇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契丹族与特有的骑射武功共兴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探索契丹文化习俗奥秘[N];沈阳日报;2011年

10 马义 丁铭;寻找青牛白马的帝国[N];经济参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永志;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鹏宇;蒙元时期契丹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婷婷;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玉峰;《册府元龟》中契丹史料辑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包爱英;十世纪以前库莫奚历史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5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55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