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精英阶层转型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以桂北地区苗族村寨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8 08:44

  本文关键词:精英阶层转型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以桂北地区苗族村寨为例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精英阶层 转型 民主政治建设


【摘要】:苗族社会中,村寨精英以其与众不同的影响力成为权威人物,在村寨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围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桂北地区苗族村寨完成了从传统寨老向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为主体的精英阶层的转型;通过分析苗族社会的精英构成和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增强民族团结方面的影响力,探寻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
[Abstract]:In the Hmong society, the village elite has become an authoritative figure with its distinctive influence, and plays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llage. Focus 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democracy, Miao village in North Guangxi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old Walled Village Party branch secretary, director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eli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mong community elite composition and their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as well as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unity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driving factors of rural democratic politics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ommunity.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华南边陲的民族向心运动与族际关系和谐建构的人类学考察”(06XMZ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21.5;C95
【正文快照】: 在民族社会或多民族社会中,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等诸多方面原因,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大的影响力,不论是对民族的整合、民族的生活以及民族的发展都具有更大的作用。这些人就是民族精英,或者是有着突出影响力和作用的政治精英,他们“通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丹;;从经济角度审读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张胜利;;中国自由主义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知[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于春洋;苏洪波;;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的政治学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学鑫;田广增;苗长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5 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6 于春洋;苏洪波;;政治学视野下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马彦琳;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8 毛丹武;;海峡两岸媒介的现代性[J];东南学术;2008年04期

9 朱明芬;;杭州市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调研世界;2006年12期

10 侯万锋;;国家结构形式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余斌;赵正洲;;文化支撑体系:推进湖北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视角[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炯;;哲麻提(Jamaat)、稳麦(ummah)与汉文化语境下的族群认同的建构——回族形成的历史人类学解读[A];郑和下西洋与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廖小东;曹文波;;民族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红云;村级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对山东C县和湖北G市等地若干村落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辉;湘西南瑶族民间信仰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帆;西北民族地区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峰;农地价值评估及其社会保障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张健;村民自治与中国政治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许斌;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新杰;江苏城乡居民与报纸媒介接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柳建文;西北农村地区回族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丽红;和而不同,一体多元[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顺生;;旁听公民发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J];法治与社会;2011年08期

2 黄东;;法治视野下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百年之转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江素红;;浅析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的转型[J];中国外资;2011年15期

4 钟海鹏;赵旺明;;“前进一步自然宽”——也谈军事战略思维“转型”[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姜梅;危显宝;;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思维方式的转型[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6 郑庆堂;;浅论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张志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为人民民主奋斗九十年的中国共产党[J];学术探索;2011年03期

8 马丽娟;;政府职能转型与公民社会发展[J];传承;2011年18期

9 姜文明;刘宇光;;论志愿者服务立法的规制与转型[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10 庞洪铸;;民主政治:实现权力制约的根本途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峰;;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向与转型[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2 袁艳;;试论1958年委内瑞拉的政治民主化转型[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徐丽娟;;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几个观念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帆;;现代政治文明建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转型——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该向何处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郭素君;;由观澜看深圳市特区外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转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隋映辉;;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产业转型[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俞志华;温树伟;;论WTO+网络环境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两个转型[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晓明;;论现代农业发展中公共支出的转型[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建屏;金华;;外文期刊建设的转型与对策[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韩景;;中国保税区功能演化和空间模式转变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计育青;SP惨烈竞争中酝酿转型[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早报记者 陈华;上海标准超市谋转型[N];东方早报;2005年

3 ;SI向ISV转型凶多吉少[N];电脑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谢静 ;转型 世界城市的共同课题[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马文宽 余庆锋 河南商报记者 春水;河南安彩的转型阳谋[N];国际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孙潜彤;森林是如何拥抱沈阳的?[N];经济日报;2005年

7 姜欣欣;转型共识下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略[N];金融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少男;向素质就业转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9 ;转型之战术篇(一)[N];人民邮电;2005年

10 ;转型之技术篇(二)[N];人民邮电;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2 孔洪刚;执政党理念下新闻媒体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6年

3 阮宗泽;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东亚安全[D];外交学院;2005年

4 凌郁之;走向世俗[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10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霞;试论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昂贞;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与民主政治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中元;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D];山西大学;2006年

4 龚志伟;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增加;论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D];延边大学;2004年

6 张敏;均衡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婧;当代中国舆论监督论析[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坚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儿童文学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兵帅;现代公民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巴必奇·马尔科;塞尔维亚新闻业的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5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5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