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彝族毕摩文献多元传承方式探索
本文关键词:传统与现代—彝族毕摩文献多元传承方式探索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彝族毕摩文献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利用价值。由于现代文化的强势,毕摩文献传承情况令人担忧,探索彝族毕摩文献多元传承的现代体系,对彝文文献的抢救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优秀科研团队重大孵化项目“城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与彝区城乡关系研究”(13SZD06) 四川省教育厅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研究者的现状调查及彝族古籍人才培养研究”(YZWH143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区和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的一些地区。全国有17个彝族自治县和3个彝族自治州,人口约有800多万。彝族自称“诺苏”、“聂苏”、“纳苏”、“阿哲”、“撒尼”、“里坡”、“纳坡”等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文脉弥新 传续恒久——《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出版发行[J];今日民族;2008年11期
2 阿牛史日;吉朗伍野;;彝族毕摩文献[J];四川档案;2008年01期
3 禄玉萍;;浅谈彝族毕摩的主要角色及从业道德[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2期
4 李联会;张炳亮;;整理、编译、出版《彝族毕摩经典译注》[J];今日民族;2008年08期
5 毛燕;;论凉山彝族毕摩宗教功能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6 顾尔伙;巴登尼玛;;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7 庹修明;黔西北彝族毕摩经典中的文化图象[J];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03期
8 刘冬梅;;自我确认与他者投影:跨文化场景中的彝族毕摩绘画与族群身份表达[J];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06期
9 尔古果果;欧阳利;王伟;胡友兵;;浅论彝族毕摩仪式的现代心理治疗价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红琴;;关于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抢救与开发[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张黎;《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N];楚雄日报(汉);2008年
2 廖大康;神秘的彝族毕摩法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丁阿哥;凉山彝族毕摩[N];凉山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起永俊;《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编译出版[N];楚雄日报(汉);2012年
5 武爱萍;《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编译出版工作进展顺利[N];楚雄日报(汉);2007年
6 四川省美协会员,,凉山州美协副主席 阿古扎摩;“彝画”的提出、主张及其实践[N];凉山日报(汉);2011年
7 本报记者 符文华;研讨《彝族毕摩经全集》编译出版和巍山县南诏彝族土主庙建设工作[N];楚雄日报(汉);2005年
8 记者 陈泽;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N];云南政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我省抢救民族古籍逾3万册[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冬梅;大凉山彝族毕摩绘画考察[D];四川大学;2007年
2 布吉莫;凉山彝族毕摩草偶造型艺术考析[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52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