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论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大理白族文化为例
本文关键词:社会建构论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大理白族文化为例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社会建构论的视角下,人是行为主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主体。对其自身的文化而言,每个人都有权力参与建构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各行为主体及其行为逻辑对特定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政府、社区群众、文化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等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面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不平衡的现实,应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重新审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社会角色和具体策略。
[Abstract]: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people are actors, and is also the subject of culture. In terms of its own culture,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refore, the behavior subject and behavior logic is very important for specific culture.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government. The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social roles. In the face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not balanced reality, should use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re-examin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social roles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白族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批准号:JD2010ZD2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经过整理与发掘,能直接参与到人们的现代经济生活中,并带来经济效益。如何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成功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在遏制、消除盲目性和破坏性开发的同时,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特质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现代城市社区意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社会;2006年01期
4 罗英豪;;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现代城市社区意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解玉喜;;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的虚假性[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2期
4 朱海祥;;浅谈语言在数学三个世界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马瑞;;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社区意识浅议[J];创新;2009年08期
6 杨丽娜;颜志军;孟昭宽;;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1期
7 龚文娟;;环境问题之建构机制:认知差异与主张竞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谢进川;;社会问题报道与问题理念析论[J];东南传播;2011年04期
10 王恩州;;城市低保户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以大陆与港澳地区的三份报纸为例[J];东南传播;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涛;吴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渤海溢油事件研究[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沈学乾;;海洋意识的变迁及其建构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洪婧茹;;社交媒体与上海大学生的环保参与:从线上关注到线下行动[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贺建芹;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D];山东大学;2011年
4 尚宏;不同译者思维过程与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麻彦坤;维果茨基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蓉;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重述对学生口语产出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书杰;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浩;对法汉语教学中建构性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龙;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及应用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男;旅游情境中的日常理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邢瑞瑞;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辉;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管理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谭继培;教育即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岑颖,凌文铨,方俐洛;城市居民社区意识调查[J];改革与战略;2003年08期
3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4 张敦福;美国互动论者对社会问题的阐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5 姜振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评介[J];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7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演变及其本质意含[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5期
8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社会;2006年01期
9 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10 罗英豪;;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音查干;应注重用蒙古族专家开发本民族文化资源[J];内蒙古宣传;2002年10期
2 李麟;吉鑫: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J];创造;2004年01期
3 戴宗品;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J];创造;2005年01期
4 王怀东;;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J];学习月刊;2010年05期
5 潘怿晗;;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生态民族学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刘家志,朱海林;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7 于欣莉;;努力坚持继承基础上的创新[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年07期
8 黄彩文;梁锐;;布朗族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化初探[J];民族学刊;2014年01期
9 何生华;黔东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理论与当代;2001年05期
10 樊泳湄;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田毅然;;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王安寿;;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3 伍强力;;黔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定位[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周明钧;;构筑“北部湾牌” 融入“主旋律圈”——“防城港市边海民族文化示范带”开发设想[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施维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洪波;;在社会变迁中探求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传承创新之路——以大理州巍山县为例[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家胜;;浅谈加强民族地区廉政文化建设[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8 段超;;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的保护[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思明;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N];开封日报;2011年
2 苏振锋;科学开发民族文化资源[N];青海日报;2012年
3 张 楠 本报记者 王森林;将民族文化资源转为产业优势[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秦桂珍;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建设民族文化强市[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唐大万;以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凉山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5年
6 张景梅;保护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强;用市场激活民族文化资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宋生贵;开掘民族文化资源追求民族艺术创新[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毛俊玉;民族文化资源应重回社会[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黄芳 实习生 易凌雁;齐心协力搞好文化广电工作[N];凉山日报(汉);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杜智贤;吐鲁番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2 汪柯妤;文化产业发展中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3 王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4 张君正;论龙井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延边大学;2013年
5 覃君英;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许传芳;田阳敢壮山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刘丽君;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产权的利益分享[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姚琪柱;不可模仿的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旅游经济绩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年
9 杨皓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对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7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6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