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民族关系融合

发布时间:2018-01-02 07:11

  本文关键词:论“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民族关系融合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丝路经济带 生存照顾 民族合作


【摘要】:在多民族国家,没有民族合作,就没有和谐的协调一致,也就没有社会繁荣。"丝路经济带"建设既开启了国家担当对少数民族"生存照顾"义务的新范式,也为民族关系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契机。"丝路经济带"建设中少数民族在统一大市场中形成的互动、相互依赖的结构上的相关性、功能上的互补性可以逐渐消解少数民族对政治权威中心的对抗情结,使民族关系从提防怀疑的内耗型抗争模式逐渐转化为成长型合作模式,这一转变对于处理当代中国的民族和睦、社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
[Abstract]:In the multi nationality country, there is no national cooperation, there is no harmonious coordination, there is no social prosperity.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not only opened the country to play the new paradigm of ethnic minorities" tosurvivetotakecareof obligations, also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practice of ethnic relat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teractive fusio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market formed in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dependent on the complementary function can gradually remove minority of central political authority against the complex ethnic relations from the suspected in intensive struggle against mod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cooperative mode of growth type, the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 national harmony, it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政法系;
【分类号】:F125;C955
【正文快照】: 一、国家以“丝路经济带”建设担当了少数民族“生存照顾”义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现代性的重建进程中,政治发展范式实现了重大变迁:“1.由解放政治转向生活政治。2.由高级政治转向低级政治。3.由暴力政治转向协商政治。”[1]118-119解放政治意在统治的合法性,力图以新世界代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陈大为;;被隐匿的后现代——论中国当代诗史的理论防线[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5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7 周静;刘国红;;涂尔干人性论思想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冯石岗;崔毅;;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发展景观[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周尚君;;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10 于柏华;;社会实在的规范性与公私法的界限——与徐国栋教授商榷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8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文杰;行政许可设定的正当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肖新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之佐;从传统的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看西北地区的现代化[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2 马志敏;以科学发展观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王平;;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以武陵地区为中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5 王平;;论武陵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于海泉;;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大健;李晓林;;“和而不同”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真谛[J];中国民族;2008年01期

8 周竞红;乌小花;;中国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年Z1期

9 关桂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态势探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阎耀军;;民族关系和谐的逻辑结构和系统分析模型——兼及测度民族关系和谐状况的指标体系设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君;;论中国民族关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2 杨嘉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调查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4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白振声;;论文化与民族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郑洪芳;王宏晓;;论现代城市中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8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9 徐黎丽;;论宗教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红杰;;关于“小康型”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竞红;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民族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课题组;云南民族关系史研究[N];云南日报;2003年

3 侯聚萍 侯志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记者 王珠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N];闽东日报;2007年

5 崔静 魏武;我国将建民族关系监测系统[N];人民日报;2007年

6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7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 教师 张俊杰;俄罗斯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改善民族关系的[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马戎;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下)[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张勇;准确把握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条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武汉市民宗委;构建调控机制 理顺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5 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9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东兴;新时期民族地区藏汉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刘莉;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炀;花为媒:柳城畲族镇畲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格根塔娜;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建国;甘南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互动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马建福;族际互动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俊伟;多元与和谐视角下的民族关系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68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68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