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01-19 02:10

  本文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建设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3月29~30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与会代表就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教育人类学的本体论与学科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学术前沿、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是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建立了教育人类学的学术研究共同体,而且促进了教育学与人类学的交融。
[Abstract]: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mmittee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Culture: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he Symposium on methods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 held at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rom March 2014 to 30th. The participants discussed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nthropology, the ont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his conference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It not only establish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communit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but also promotes the blending of pedagogy and anthropolog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C95-2
【正文快照】: 公元2013年6月19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成立了。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促进教育人类学的组织化与专业化,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秀利;;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壮锦教育功能和传承对策的思考[J];学理论;2009年06期

2 袁建伟;中国教育的人类学考察——庄孔韶教授访谈录[J];思想战线;2002年06期

3 韦光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杨小英;;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肖海;艾小平;;适应与超越: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的双重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13期

6 孙晓蕾;;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J];学理论;2010年09期

7 吉木哈学;吴桃;;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玛木”[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8 吕晓娟;王嘉毅;;失落的声音——东乡族女童成长历程的教育人类学考察[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增俊;;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中枢;;本尼迪克特的意义:教育人类学的视角[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黄菁;;西南少数民族和谐社区结构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以云南贡山丙中洛乡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海路;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岳天明;重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应然”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李翠 吴艳;专家学者在京交流教育人类学研究成果[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涂元玲;“文化中的教育”:美国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George D.Spindler 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白芳丽;以库恩“范式”理论反思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会;德国、奥地利的教育人类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黄宫亮;教育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叙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6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凤娥;“状元村”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单晓溪;斯宾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冯跃;藏族中学生内地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观察方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恬;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2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42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