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文化的适度开发策略与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一个撒拉族村落“农家乐”实践经验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8-01-19 14:17

  本文关键词: 民族文化 适度开发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出处:《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何通过适度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良性变迁中得到传承,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A村为例,分析了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度开发策略,并对其实践这一策略的基础条件和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应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着手,探索有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Abstract]:It is the premi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minority areas that how to develop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ppropriately and make it pass on in the benign vicissitude. This paper takes village A of Xunhua Salar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and combs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reasons for its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new approach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843)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112KYZY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良警宇李如月仲兴(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仍未形成一致的定义,采取的理论视角也各不相同,但多数定义都强调了乡村旅游的三方面特征:一是旅游活动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三是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这三方面特征揭示了乡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红;唐德彪;;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左晓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罗永常;;浅谈原生态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的适度开发——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5 左晓斯;;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6 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年02期

8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年03期

9 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10 张洪,张燕,倪亦南;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及其度量指标[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力;;集成农业视域下的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初探(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3期

2 唐俊平;;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4 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与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5 伍新蕾;张颖;;河源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6 孙飒;;论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7 王晓娟;樊亚琴;;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8 马育倩;张峰;;河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马育倩;张峰;;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0 查芳;;蚕桑丝绸文化的乡村旅游品牌——以陕西安康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继红;钟涨宝;;教育背景对农村妇女家庭权力行为和家庭地位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荆门市某村为样本的典型调查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沈奕斐;;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变迁与社会性别不平等历程分析[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成海钟;汪成忠;唐蓉;李寿田;;乡村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营造[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铭铎;焦翠翠;;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与趋势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勇;吴晓萍;;浅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天龙屯堡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兰峰;周浩明;陈辉;;论以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农业新发展——以武汉开发区军山街为例[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晓莉;廖仁静;;次级景点客源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珍珠泉景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小根;陈智博;宋福临;;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8 赵承华;乡村旅游及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晓媛;杭州市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庄丽丽;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刘千慧;关于地区性家庭旅馆电子商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左俊杰;鞍山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盛晓兰;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方碧姗;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王玮;“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郑艳玲;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祝勤玫;基于社区参与和影响感知的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灿灿;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红;唐德彪;;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潘秋玲;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特征及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2期

3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3期

4 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4期

5 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6 孟铁鑫;;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研究——以绍兴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2期

7 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1期

8 张永;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的现实与评估[J];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02期

9 牛若峰;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J];古今农业;2003年04期

10 黄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颜君茹;郑岩;;促进大学生公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慧峗;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乔军;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3 佟琛;民族旅游村寨的跨文化交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梦霞;公益旅游的规范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尹雪;地方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职能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祖成;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变迁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7 李婧;邯郸市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陈星宇;地方政府旅游应急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万艳霞;桂林市旅游安全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44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44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