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结构、特点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15 18:47

  本文选题:明清时期 切入点:西南民族地区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宗族组织的结构包括宗祠、族谱、族训族规、族长及族田。宗族组织具有族内的等级性、族长的权威性、执法的宗法性、族田的福利性等特点。由于明清中央王朝在意识形态上对宗族组织提供支持,这无形之中鼓励了宗族组织的快速发展,故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不仅成为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维护中央王朝统治和封建宗法伦理秩序的有力工具。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tructure of rural social clan organizations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included ancestral hall, genealogy, clan discipline, clan leaders and their fields. The clan organizations had the hierarchy, the authority of clan chiefs and the patriarchal laws of law enforcement. Since the central dynast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rovided ideological support to clan organizations, this virtually encourag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an organizations, thus making clan organizations linked by blood relations. It not only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society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ut also became a powerful tool to maintain the central dynasty rule and feudal patriarchal ethical order.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11BMZ010)
【分类号】:K248;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秋云,钟年;从新旧谱牒的比较看鄂西土家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2 蒙绍荣;壮族历史上的“蒸尝田”助学金制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梁任葆;;金田起义前广西的土地问题[J];历史教学;1956年07期

4 孙秋云,崔榕;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历史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荣茂;;灵渠的水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张尚丹;李季桐;赵懿黑;叶海江;王冰冰;;当代中韩婚姻文化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3 范翠红;;浅论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学会的社会政治功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袁云霞;;山西静乐道情调查报告[J];沧桑;2008年01期

5 雷陈生;;明清时期《西游记》的大众传播[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成钢;张太富;;制度设置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许桂香;司徒尚纪;;岭南服饰原料“棉、麻、蕉、葛”历史地理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韦亦s,

本文编号:1616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16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0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