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知识精英的困境分析——以维吾尔族知识精英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31 14:09

  本文选题:知识精英 切入点:现代化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知识精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良品德的代表,他们的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往往代表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新疆自2009年"7·5"事件后,暴力恐怖事件时常发生,对新疆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宗教极端思想在维吾尔族社会不断渗透,企图分裂维吾尔族社会。维吾尔族社会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期,即是适应现代化,还是被宗教极端势力"绑架"?此时,正是需要维吾尔族知识精英通过他们的丰富知识和较高的社会威望,引导民众接受真正的宗教信条,正视他们在现代化面前的差距。然而维吾尔族知识精英却选择了"沉默"。事实上,不仅维吾尔族民众面临着生存困境,维吾尔族知识精英也受到巨大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处在各种身份认同和文化选择的矛盾之中。如何使他们走出困境,发挥知识精英的引领作用,是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新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Abstract]:The intellectual elit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ne moral character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Their behavior, thought and value often represent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this country and nation.Since the July 5 incident in Xinjiang in 2009, violent and terrorist incident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which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The religious extremist thought permeates the Uygur society unceasingly, attempts to divide the Uygur society.Uyghur society is facing a crucial period of transition, that is, to adapt to modernization or to be "kidnapped" by religious extremist forces.At this tim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Uyghur intellectual elite to lead the people to accept the true religious creed and face up to the gap between them in the face of modernization through their rich knowledge and high social prestige.But the Uyghur intellectual elite chose silence.In fact, not only the Uygur people are facing the dilemma of survival, but also the Uygur intellectual elite is under great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and is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various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choices.How to make them out of the dilemma and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knowledge elite is the key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Xinjiang.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清云;;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精英意识与民族认同——以当代畲族文化重构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汪杨;“飘”年代的女性物语——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郭丹;;漂泊在失忆之城里的“外省人”——从“外省人”的写作身份比较朱天心、林白的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阎敏;;想象的真实——简谈“丰收成灾”小说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张娴;;身份定位、性别意识与自我奔突——谈丁玲《在医院中》的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姜会永;;行走在“边缘”——30年代林庚自由诗内容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吴国杰;;流亡知识分子的个人文化倾向——亨利·詹姆斯和詹姆斯·乔伊斯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张隽;;身份的焦虑——处于边缘的《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李冠华;何妍;;虚构与现实——略萨小说诗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草;;张承志视野中的鲁迅形象[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知伟;;儒家理想人格对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理论的借鉴意义[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潇雨;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突围和迷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冉;灵魂的叩问与救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6 吴凝眉;危机与拯救:戴维·洛奇的小说主题[D];南昌大学;2010年

7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佩;王蒙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杨筑慧;;民族精英与社会改革——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沈毅;;畲族彩带艺术和蓝延兰[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虎;;和谐语境下知识精英的角色重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于建嵘;;焦点一 知识精英又现贫困现象分析[J];人民论坛;2010年01期

3 张萍;;知识精英在非政府组织中的角色重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谢泳;;1949年后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从院士到学部委员[J];开放时代;2005年06期

5 ;管理知识精英要放弃“使用权力”[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涛;;20世纪30年代江南新型知识精英与乡村改造——基于萧山湘湖区域的样本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4期

7 肖来付;;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厘[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南开大学 宁稼雨;知识精英的分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何小手;知识精英如何避免沦为“砖家”[N];太原日报;2013年

3 梦 飞 (辽宁);对高校教师“一升一降”的解读[N];中国商报;2005年

4 广西 张鲲翼;高校应对博导英年早逝负责[N];中国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育楠;知识精英升级品牌品位[N];中国纺织报;2005年

6 毛建国;你也可以请民工吃顿饭[N];扬州日报;2012年

7 艾瑞予 书评人;近代欧洲崛起有赖于对知识精英的尊重[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刘畅;知识精英开启灵心慧眼[N];中国邮政报;2002年



本文编号:169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9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