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歌中骂媒现象新解
[Abstract]:Tujia women cry and sing songs when they marry, and fear the future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e of the scolding media, the bride scolded profusely, is a crying marriage song of the entire emotional initiative psychological catharsis.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atchmaker's profession and the marriage custom of Tujia nationalit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eason of cursing matchmaking of Tujia brides,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song of crying and marrying and the vicissitude of cursing matchmaker among them in today's societ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系;
【分类号】:K892.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松涛;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习俗变迁[J];北京党史;2002年04期
2 姜楠;《诗经》祭祀诗界定标准辨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汪羽旎,沈穷竹;异化民俗下的人性悲歌——解读《边城》[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4 袁玉鸣;;恩施州旅游农业发展定位探索[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11期
5 唐仲春;土家族丧葬习俗的宗法性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6 邱国珍;畲族“盘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金道行;论下里巴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商守善;土家族民居建筑与山水画艺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余霞;由文化事象深入到女性心理——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研究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邵宇;都市民俗旅游论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安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民间禁忌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2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3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镭;习惯与法律:两种规则体系及其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倪晋波;秦国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毛振华;侯景乱后梁陈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贺文荣;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结构与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思平;清代以来岭南地区瑶族习惯法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2 杨百灵;民俗意蕴与汪曾祺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霞;鄂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角色转换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严峻;论二三十年代乡土散文的审美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伟;论梁漱溟的乡村秩序观[D];湘潭大学;2004年
7 林移刚;中国崇狮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4年
8 沈丽玲;江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滕晓东;明清瘟疫证治方药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瑞生;;永顺 努力开创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J];民族论坛;2009年12期
2 耿国彪;;龙山 古老的酒歌与秦简[J];绿色中国;2009年Z1期
3 张汉卿;;首届土家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在恩施召开[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4 熊家良,陈正慧;1993年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小资料[J];华中建筑;1990年01期
6 陈正慧;1995年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陈玉平;;冲寿傩:土家族老年人的生命通过仪式[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
8 彭继宽;抢救保护仍是当务之急——谈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J];湖湘论坛;2002年06期
9 段超;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在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谢亚平;土家族情歌婚恋历程中的性文化意向[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红;;关于三峡农村群众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思考——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现状说起[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2 朱联群;;附录 贵州傩文化研究资料目录汇编[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郭静;;从清明节看民族文化传承——土家人清明挂亲[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4 韩竹;;从社会事实看仡佬文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彭美桃 谭永凯 杨时勉;保靖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效显著[N];团结报;2006年
2 王权 周万全 田有松;让民族的记忆更生动[N];团结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卫华;土家山歌 文化新视野下的再度唱响[N];贵州政协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宋勇;构筑农民“精神乐园”[N];三峡日报;2009年
5 邓斌;清江流域民族文化的四大看点[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通讯员 彭晓东邋记者 廖宏成;龙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至6项[N];湖南日报;2008年
7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考察民族文化遗产的濒危现状及成因[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敏;“不管是真是假,只要赚得钱就行”[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祖先厚赐 后人薪传[N];团结报;2006年
10 郭嘉宾;恩施女儿会需要提档升级[N];恩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婷方;湘西碗米坡库区移民村镇的历史文化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杨开黎;民族地区茶产业的文化创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萌;土家族婚嫁风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鲁智强;武陵山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欣;恩施土家族婚俗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圆圆;长阳土家族婚俗中的媒人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张爱武;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与保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9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5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