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间礼俗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18-08-12 16:20
【摘要】:当我们对传统信仰做一个文化定位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在实践的层面做一个推进,才可能使传统信仰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中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bstract]:When we make a cultural orient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belief, we should also make a push on the practical level to make the traditional belief really beco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Not just an organic part of a historical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09重大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子课题《宗教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果
【分类号】:K89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红;;试论回族妇女的盖头文化及其社会功能[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王静;;当前晋东南地区丧葬习俗的弊端与改革设想[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刘立;;布依族占鸡骨卦习俗探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有贤;;回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和侃;;近年来我国东干学研究综述[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践;;论复合性民族与多元文化认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4 王锋;;当代回族文化的走向: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锦芳;何彦诚;梁敢;杨琴芳;;西林壮汉文化的交融——谈西林壮语汉借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变异[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杨X;;传统文化与民族学漫谈[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王志捷;;概论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彩艳/编译;斯坦福大学 资助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项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吴晓云;这一行是越来越寂寞了[N];珠海特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贾大雷 薛明;春节:在传统与时尚间寻找新的支点[N];哈尔滨日报;2006年

4 张晓同 谢家金 张道光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计生委;生育文明与新农村建设[N];中国人口报;2006年

5 黄涛;重建清明习俗的文化精神[N];文汇报;2006年

6 颜芳;弄懂来龙去脉不可以讹传讹[N];新华日报;2006年

7 马聪玲;“圣诞节热”的背后[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李伟 丁明俊;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N];民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胜冰;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萌萌;北京回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赵月超;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官办祭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马晓霞;回族女性文化的个案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姜燕;新疆回族的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太玲;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6 陈向军;中国回族匾联文化浅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高艳丽;仿山庙会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179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79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