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和硕特蒙古与明末清初甘青地区格鲁派寺院势力的扩张

发布时间:2018-08-13 09:47
【摘要】:17世纪和硕特蒙古进入青海,并以此作为根据地,通过武力征服,实现对青藏高原的统治。和硕特蒙古尊奉藏传佛教,支持格鲁派,其对青藏地区的统治,不仅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主导地位,也促成格鲁派寺院势力在甘青地区的急剧扩张,既大大改变了明末清初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发展的局面,也深刻影响了甘青地方社会。
[Abstract]:In the 17 th century, Heshuote Mongolia entered Qinghai and used it as a base area to conqu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by force. Heshuote Mongol worshipped Tibetan Buddhism and supported the Gru sect. Its rule over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not only establish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Grugers in Tibetan Buddhism,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Grugli temple power in the Ganqing region. It not only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Ganqing area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but also deeply affected the local society of Gansu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2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3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4 魏文斌,吴荭;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5 赵改萍;侯会明;;论藏传佛教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6期

6 甘措;元代河湟藏族社会状况探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7 南文渊;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8 额谷岚;青海蒙古族信仰文化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9 马林;后固始汗时期五世达赖权力的集中与扩张[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新海;青海湖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变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家鹏;;清皇家雅曼达噶神坛丛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3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李勤璞;蒙古之道[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才让扎西;三世达赖和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阴帅可;青海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王秋花;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D];兰州大学;2007年

4 狄艳红;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晓霞;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树兰;明清时期河湟流域寺族的形成与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文洁;藏传佛教宗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西藏社会历史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敏;光绪朝甘肃仓谷奏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9 严永孝;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寺院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付新;17世纪中叶西蒙古与西藏的宗教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元;别具一格的瑶族“信歌”[J];学术论坛;1982年05期

2 冯玉荣;;明末清初社会变动与地方志的编纂——以《松江府志》为例[J];中国地方志;2008年07期

3 刘伟;;浅探明末清初福宁地区的列女群体——基于《福宁府志》的史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宋石男;;明末清初:死亡与新生[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5期

5 陈春声;美国卫思韩教授谈明末清初广州的对外贸易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6 方慧;论明末清初德昂族的形成[J];思想战线;1988年04期

7 薛理禹;;明末清初移居台湾的大陆人[J];寻根;2010年02期

8 方方;;灿烂汉协盛[J];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05期

9 苏钦;明末清初分布在黑龙江中上游的达斡尔诸城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张凤英;;明末清初闽西的社会秩序重建——以泉上镇李氏家族为中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文评;;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2 肖文评;;明末清初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大埔县《湖寮田山记》为中心[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振良;;略论明清时期晋江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4 ;《满文老档》前言[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5 陈在正;;台北县清水祖师庙与安溪移民[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6 段佩君;刘锡涛;;谈闽西客家迁台[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7 吴榕青;吴洁卿;;族群的认同与互动——广东省揭东县一个“半山客”村落的个案调查[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8 方群达;;开漳功业千秋显 敬祖情缘万代传[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9 余楚修;;巴渝文化刍议[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雷翔;陈正慧;;民间视角:清代土家族社会的演变——景阳河社区个案研究[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易;清代四川繁荣的背面[N];成都日报;2007年

2 周思璋;如皋历史上的侨流客商[N];南通日报;2010年

3 于伟慧 王仪;民间航海针经———《更路簿》[N];海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周永源;高Yc映学术研讨会在楚雄举行[N];云南日报;2006年

5 舒大刚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教授;蜀学渊渊 历久弥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在保护传承中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恒久魅力[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梁中效;蜀道——世界上最早的茶马古道[N];汉中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成生;琅井:盐业见证千年兴衰[N];云南日报;2007年

9 徐宪忠;兰溪夏李村宗谱续修成村史[N];浙江日报;2007年

10 刘林松;古树也有“身份证”[N];中国档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向明;明末清初回族三大汉文译著家伦理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冒亚军;明清之间耶稣会与中国政权及澳门关系研究(1557-1722)[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梁娟娟;明清临朐冯氏家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翟建红;十六至十八世纪蒙古族势力在华热藏区的活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馨馨;兴化李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乔;清代中前期成都城市的重建[D];四川大学;2006年

6 夏水平;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D];南昌大学;2006年

7 由林鹏;明清辽宁地区纪念性祠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格桑曲珍;再论第司·桑结嘉措[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张震;近代凤凰城市文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肖维光;清代地方宗族的文化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0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80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