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近代西北回族民族认同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8-11-16 07:55
【摘要】:回族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分子,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受到中国社会大背景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样,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回族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中。西北回族又是中国回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西北社会发展中,西北回族也在各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了其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也有为了国家利益坚决抵御侵略者的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本文主要从回族民族认同的视角,分析探讨近代西北回族民族认同方面的几个特点。
[Abstract]:Hui nationality is a minority form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A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Hui nationality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Similar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Hui nationality constantly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it. The Northwest Hui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 society in modern times, the Northwest Hui is also outstanding in all aspects, reflecting its obviou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re is also a high degree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interest to resist the invad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i ethnic ident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i ethnic identity in modern Northwest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近代西北回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3XMZ013)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当代西北伊斯兰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120ZZ)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志娟;族群认同与民族的界定——以回族为例[J];回族研究;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守勇;;民族学应用的新模式——文化策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戴维海;黄春;高振华;;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运作——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进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汤夺先;;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高琪;;生态人类学学科研究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祁晓霜;;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定贵;;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明星;郝春东;殷融;;文明的显化:文明与潜意识关系的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蔡灿泉;;潮汕文化的霍福斯泰德架构分析及其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启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4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韩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冯瑜;;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帕西傣宗教文化[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9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李诠林;;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龚永辉;关于民族识别的阐释问题——与北京一些同行的对话[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游涛;浅谈民族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3 DavidY.H.wu,冷非;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4 张中复;论研究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民族学内涵与意义[J];回族研究;1999年01期

5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05期

6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与西北穆斯林[J];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01期

7 刘薇琳,郑凡;共同称谓与多层次的民族认同[J];思想战线;1996年01期

8 黄淑娉;;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生华;建国前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西北回族地区的实践[J];回族研究;2001年03期

2 刁晓晶;;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我国民族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3 梁运佳;;论苗族学前儿童民族认同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0期

4 刘天明;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模式的独特性与多样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6 王莉;;浅析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的关系[J];社科纵横;2010年06期

7 黎涓铭;;土家山歌视阈下的民族认同——以松滋卸甲坪土家族民族乡五句山歌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4期

8 唐胡浩;;土家族民族认同发展趋势及其功能略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谷家荣;;记忆、身份与认同:滇越跨境民族心理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左旭东;;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J];社会科学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志娟;;近代西北回族教育及回族知识分子的产生[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孙俊萍;杨学林;;关于西北回族拱北研究的几个问题[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3 刘光宁;;西北回族社会自尊感形成的结构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汶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郭山鹰;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精神家园[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延军;为了“格桑花”不再落泪[N];格尔木日报;2010年

3 南振声;中华民族历史沿革的历史启迪[N];解放军报;2009年

4 吴长军 州党委讲师团;论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N];博尔塔拉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敖力召 李易霖;探寻毕节余姓蒙古族[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苏小红 郑万里 文智诚;华盛顿将隆重纪念辛亥百年[N];中山日报;2011年

7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韩震;全球化时代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饶廉生;红黄蓝 再次关注侨界留守儿童[N];中国服饰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黎涓铭;散杂居白族的身份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才项措;青海卡力岗历史文化变迁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3 唐娟;广西兴安华江瑶乡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王晓娜;回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2年

5 金梅;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融入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6 王瑞之;费孝通民族思想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34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34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