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柳江流域的汉族移民、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的生成——以广西三江富禄为例
[Abstract]:Immigrants have always been the most active subjec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the immigrants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Han nationality to Sanjiang area of Guangxi were independent immigrants for a new livelihood. They were connected with the local culture, which led to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reintegrated the local culture. Taking Ful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tivities of Han immigrants and clubhouses in the Duliujiang River Basin since modern times,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dissemination, embedding and integration of Han cultur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by means of interviews, inscriptions and literature. Finally,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boundary and local culture form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ethnic culture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研究”(12BMZ063)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南疆和谐民族研究团队”资助
【分类号】:C912.4;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赵旭东;;适应性、族群迁徙与现代的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余达忠;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2期
4 唐凌;;论商业会馆碑刻资料的历史价值——基于17~20世纪广西经济移民活动的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5 葛剑雄;;移民与文化传播——以绍兴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刘有安;;论移民文化适应的类型及心理变化特征——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外地汉族移民为例[J];思想战线;2009年06期
7 李志清;;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在乡土社会的存在意义(三)——族际交往中的抢花炮[J];体育科研;2006年06期
8 方素梅;近代壮族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罗明金;;湘西旅游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3 李斌;;赣州客家饮食的文化适应[J];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杜春燕;代彦霞;杜永波;;旅游区劳工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大理古城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唐雪琼;钱俊希;陈岚雪;;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6 万华麒;;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模式下藏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1期
7 李丰延;耿葵花;杨永福;;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旅游商品开发[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任爽;程道品;梁振然;;侗族村寨建筑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02期
9 石昌模;;“十洞”款会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余达忠;;守望乡土:侗族居所建筑的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国勇;;浅谈侗族文化与侗族医药的关系[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法成;孝与养的失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郗春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余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厦门湾的历史变迁[D];厦门大学;2007年
7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8 罗冬华;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周梦;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艳;侗族鼓楼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朝猛;民俗体育全民健身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涛;浅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对基层合唱训练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0年
4 何歆;黎平侗族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邢泷语;历史时期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范涛;海洋文化与明代涉海小说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兰;试论西安市美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成琳;对外汉字课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玲;文化适应中的西藏双语教育[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东;;礼物与商品——以中国乡村土地集体占有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杨志强;张可然;;跨“民族”视野下的地域社会与文化——由“款”组织所见的地域与民族社会的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吴治德;侗族古制变迁一瞥[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03期
5 刘有安;张俊明;;民族学视野下的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5期
6 童家洲;;日本华侨的妈祖信仰及其与新、马的比较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04期
7 赵旭东;齐钊;;费孝通的“三区论”与王铭铭的“三圈说”的比照分析[J];开放时代;2010年07期
8 刘兆元;;海州湾渔风录(一)[J];民俗研究;1991年01期
9 刘兆元;;海州湾渔风录(二)[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10 潘宏立;;一个闽南渔村的信仰世界——福建惠安港村信仰民俗的田野调查[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召开[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庾光蓉;徐燕刚;;论四川水库移民在安置地的心理特征与文化融合[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姚尚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四个前提[J];学术探索;2005年03期
4 ;关注民生 真心关爱 双喜品牌“为了明天-喜愿基金”系列活动回顾[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7期
5 王佩;;社会保障理念、制度、实践的文化思辩[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1期
6 赵东;;浅析民族团结对社会治安的影响[J];华章;2011年03期
7 王正宇;;广州的藏族资本——经济竞争与文化融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刘长所;杨丽琼;;我们心手相牵——云南征途越野俱乐部爱心捐助活动侧记[J];今日民族;2011年05期
9 段友文;高瑞芬;;蒙汉交汇区村落的民族民俗文化融合历程考察——以鄂尔多斯村落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10 刘武军,李冠福;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广西壮汉民族融合过程[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粘良图;;晋江华侨与侨乡建筑[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智彰;;云南永胜的客家人[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赴永胜调研组;叶智彰;;客家人及其后裔在云南永胜(调研报告)[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建新;;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创新及拓展[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5 童家洲;;福州民间信仰对日本华侨社会的影响[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罗志华;;神缘: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的一条文化纽带——永定西觉寺的田野调查[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淑华;;我国转型期集体访现状与对策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饶吉银;;浅谈网络社会对政治民主进程的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方铁;张锦鹏;;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烨邋马俊;公款旅游演变成腐败走穴[N];中国工商报;2007年
2 徐波;中非兄弟情相连 祝福中华万民安[N];消费日报;2008年
3 葛剑雄;移民:牵动中国历史棋局的人们[N];北京日报;2007年
4 施伟龙 吴宇;潮州市政协委员呼吁用地方文化留住海外侨胞的根[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记者 唐莉;“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在我市全面启动实施[N];陇南日报;2008年
6 郭艺s,
本文编号:2481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8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