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从满族文化的特质看大清政权的兴衰启示

发布时间:2025-07-26 15:32
  大清王朝以经济发展上的外向需求、政治体制中的民主遗痕、萨满信仰下的多神崇拜,培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生长,并在近一个世纪的民族融合谋略下,充分施展了包容与生长型文化的神奇效果,最终以“十四万八旗子弟”统治“四万万华夏国民”。可执掌政权后,统治者的心态却越来越缺乏包容与生长的文化态度。大兴“文字狱”,施行“海禁”,“闭关锁国”等等,所有政策的算计都是为了巩固皇权专制,进而维护大清贵族既得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尾大不掉,八旗子弟作威作福,从王朝初立时的大开大合,到清中叶时的小九九,大清统治者得到的只有人心涣散和穷途末路,丧失的却是雄才大略和政权安全感。民族文化包容性和生长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由此观之,判断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能够走向强盛之路,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观察其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和成长性。一个拥有足够包容性和生长性文化的民族和国家,就会培养出拥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谦卑这一开放心态的国民。反之,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内心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是自卑的,那么他们在对外表现上就一定是自傲的、不谦卑的、充满戾气甚至暴虐的。他们的文化外在表现形式越是暴虐,他们内心的文化自卑越是刻骨铭心...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满族的勃兴及其制度支撑
    第一节 从传说到满洲
    第二节 从满族部落到满洲人部族认同
        一、氏族制度与族谱的凝聚作用
        二、语言文字对部族认同的传承作用
    第三节 从猛安谋克到八旗制度
第三章 包容型和生长型的满族文化特质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上的外向需求
        一、部落时代经济基础埋下扩张基因
        二、后金时期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
        三、经济繁荣滋养的大清野心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中的民主遗痕
    第三节 萨满信仰下的多神崇拜
        一、萨满文化与满族文化的特殊关联
        二、萨满文化的重要特点
        三、萨满文化的特点对满族政权组织效能的助推意义
第四章 多元文化夹缝中的民族融合谋略
    第一节 笼络各族“满族化”以巩固统治基础
        一、组织上加入八旗体系
        二、教育上“清语骑射”为本
        三、风俗上逐步同化各族
    第二节 持续接纳汉文化以促进族群和解
        一、作为大清统治“中心思想”的儒家文化
        二、对中原王朝法统的追认与尊崇
        三、以科举取士笼络治国人才
    第三节 包容性和生长性停滞带来的大清衰败
        一、大兴“文字狱”断送文化包容
        二、“闭关锁国”导致生长终止
        三、文化自卑和自傲导致“文明实体”险些变成“文明尸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8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58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